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壮能几时,转盻成白首。
俯仰百年中,蝇营复狗苟。
规规一世士,礼法自绳纠。
不趁蚁磨旋,空嗟兔株守。
杞菊为糇粮,云山作宾友。
空泥坚白鸣,夷惠徒可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的《和博古直五首(其二)》。诗中,诗人感慨人生短暂,青春易逝,"少壮能几时,转盻成白首"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他批评那些一生遵循礼法,庸碌无为的人,"蝇营复狗苟,规规一世士",暗示他们如同蝇狗般忙碌却无所作为。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些人没有追求个人兴趣和自由,"不趁蚁磨旋,空嗟兔株守",意思是他们不追求创新,只是像兔子守着固定的圈子。他以自然之物自比,"杞菊为糇粮,云山作宾友",表明自己宁愿过简朴生活,亲近自然,而非沉溺于世俗的纷扰。
最后,诗人以"空泥坚白鸣,夷惠徒可否"作结,表达对那些固守传统观念,不知变通者的质疑,认为他们的观点过于僵化,缺乏理解和接纳新事物的能力。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不详
圣门蔼徒众,几人得称贤。
美哉全玉人,履行师渊骞。
寒日辟芦絮,饥倚负郭田。
所乐者何事,至道森乎前。
岂必挟日月,地行即飞仙。
刀圭傥可觅,何处今赤泉。
割鸡荐鸾刀,飞凫蹑仙迹。
惠与清漳流,名高鲁山石。
廉谦今所难,吾道帜可赤。
作县既有箴,救世岂无策。
涧水疑鸣琴,中宵起人忆。
拾遗戒不受,见金等沙泥。
对姑不能食,又愧他舍鸡。
其视取枣人,冰炭恐不齐。
色不谐朱铅,力可举杵臼。
贫贱何足云,持敬在悠久。
相对如嘉宾,旁人莫嫌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