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
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清晨的景象。"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中的"乍依菱蔓"指的是水边的冰块和枯萎的水草,它们在初升的阳光下逐渐融化消失,形成鲜明对比。"尽向芦花灭"则是说这些自然景物都被覆盖着白色的雪花。
接下来的"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表达了诗人对和煦春风的喜悦,这些温暖的风带来了融雪的气息,使得天空变得晴朗,而飘落的雪片也随之减少。这里的"数片翻晴雪"是说在春风的作用下,原本厚重的积雪开始逐渐消散,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大地。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春天到来的生机与希望。诗人捕捉到了万物复苏之前那一丝脆弱而美好的瞬间。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临池构杏梁,待客归烟塘。
水上褰帘好,莲开杜若香。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
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晚。
忽背夕阳飞,乘兴清风远。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
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