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画龙近代数云翁,下笔斯须变化同。
漠漠天阴连海水,纷纷云气逐溪风。
偶看全体惊垂老,安得真形走画工。
纨素萧条悬壁堵,不为霖雨梦高宗。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对云翁所绘龙画的赞叹之作。首句“画龙近代数云翁”,点出云翁在绘画龙的形象上技艺超群,堪称当代佼佼者。次句“下笔斯须变化同”则描绘了云翁笔下的龙栩栩如生,仿佛瞬间就能变幻形态。
“漠漠天阴连海水,纷纷云气逐溪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画中龙的意象相融合,展现了龙的神韵,似乎龙能驾驭风雨,与天地自然浑然一体。诗人惊叹于画作的逼真,“偶看全体惊垂老”,表示即使是偶然一瞥,也足以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和技艺的精湛。
“安得真形走画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云翁技艺的赞美,想象如果龙能从画中走出,那该是多么神奇。“纨素萧条悬壁堵,不为霖雨梦高宗”最后两句,以龙的象征意义收尾,暗示这幅画虽挂在墙上,却具有唤雨的能力,暗含着对云翁画龙技艺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高宗(可能指帝王)能够欣赏到此画并赐予好运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云翁龙画的细致描绘和生动评价,展示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艺术的赞赏和对传统龙文化的敬畏。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临川城外隐君子,儿孙满目自绳绳。
三世喜闻诗礼学,一门独著孝廉称。
上堂綵戏春多酒,满屋书声夜有灯。
盛大岂容终隐逸,白眉先起任贤能。
翠屏山下卜幽居,秋水荷花十里馀。
遁世已甘栖?亩,起家何负读诗书。
近闻拔萃游京学,又见求贤拥传车。
年少功名方快意,早持恩诰入门庐。
衰年长愧北山灵,春日题诗忆翠屏。
茆屋也从人借住,柴门不为客来扃。
林阴岚湿藏书架,炉冷苔侵煮茗瓶。
惆怅閒窗巾帨在,孤坟宿草已青青。
数日遥闻驾犊车,青囊贮得异人书。
山前再宿辞仙馆,雨后长吟候野庐。
竹径漫期羊仲入,鹿门偏愧德公居。
子孙能守平安训,二顷山田也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