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陇首时无事,湖边日纵吟。
游鱼来复去,浴鸟出还沈。
蜃气藏孤屿,波光到远林。
无人见垂钓,暗起洞庭心。
这是一首描绘静谧自然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湖边悠闲自得的情怀。
“陇首时无事,湖边日纵吟。” 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陇首"通常指山脚或高地,这里可能是指湖畔的一处高地。诗人在这里没有特定的任务,只是在湖边悠然地唱歌。
“游鱼来复去,浴鸟出还沈。”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湖中的生物活动,"游鱼"和"浴鸟"都显示出一种自然无忧的生命状态。这些生灵的行为似乎也在呼应诗人的心境,既自由又从容。
“蜃气藏孤屿,波光到远林。” "蜃气"是古人对水面上升起的一种像雾似气的自然现象的称呼。这里它隐藏了湖中的小岛(孤屿),而"波光"则延伸到了远处的森林。这两句增加了画面的深远感和神秘感。
“无人见垂钓,暗起洞庭心。”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独自垂钓,也许是在思考或沉思中。这里的"洞庭心"可能指的是对洞庭湖的向往,或是对一种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他对于自然、生命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不详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明时无事谏,岂事隐明君。
每值离丹陛,多陪宴白云。
门连萧洞僻,地与曲江分。
满院皆柽竹,期栖鸾鹤群。
境概殊诸处,依然是谢家。
遗文齐日月,旧井照烟霞。
水隔平芜远,山横度鸟斜。
无人能此隐,来往谩兴嗟。
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
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
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圣泽滋遐徼,河堤四向通。
大荒收虏帐,遗土复秦风。
乱烧迷归路,遥山似梦中。
此时怀感切,极目思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