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奕奕彤闱下,煌煌紫禁隈。
阿房万户列,阊阖九重开。
疏广遗荣去,于公待驷来。
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宫廷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帝都的辉煌与权力的巅峰。
奕奕彤闱下,这里的“奕奕”形容建筑物的高大雄伟,而“彤闱”则是宫殿的代称,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接下来的“煌煌紫禁隈”,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煌煌”表达了一种光彩夺目的效果,“紫禁”是皇帝居所的别称,而“隈”则强调了宫城的高大与封闭。
阿房万户列,通过对阿房宫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宫廷的宏伟与繁华。这里的“阿房”,指的是秦朝时期的阿房宫,是当时著名的建筑之一。而“万户列”则形容宫殿众多且排列整齐。
阊阖九重开,通过对宫城门禁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权力与威严的氛围。“阊阖”是古代门禁的名称,而“九重”则指的是宫城层层叠叠的防护结构。
疏广遗荣去,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这里的“疏广”,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而“遗荣”则是对过去辉煌时刻的一种怀念。
于公待驷来,则转向了期待与希望,“于公”可能是某位王公贵族的代称,“待驷来”,则是在等待着某种荣耀或重大的事件到来。
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这两句通过对“金马”和“奇才”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赞美与期待。“金马”在古代常用以象征显赫的地位或荣誉,“方朔”则是一种边远之地,而“奇才”则是指那些杰出的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景观的描写,展现了权力、辉煌与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过去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期待。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
苍龙遥逐日,紫燕迥追风。
明月来鞍上,浮云落盖中。
得随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五日皆休沐,三泉独不归。
池台金阙是,尊酒玳筵非。
巷静游禽入,门闲过客稀。
唯馀昔年凤,尚绕故楼飞。
昔下天津馆,尝过帝子家。
夜倾金屋酒,春舞玉台花。
试马依红埒,吹箫弄紫霞。
谁言东郭路,翻枉北门车。
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
大火乘天正,明珠对月圆。
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
今日宜孙庆,还参祝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