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其一)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形式: 词牌: 柳含烟

注释

隋堤: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隋堤”。
汴河:又称“汴水”、“汴渠”。
龙舟:船饰为龙状。
凤舸:饰为凤凰形的大船。
木兰:树名,指舟以木兰树制成,故香。
流苏:丝缕下垂的装饰物,用于车马、帐幕等物上。
笙歌:泛指音乐,这里指欢乐的场面。
横流:水不顺道而流,这里暗喻天下大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从“隋堤柳,汴河旁”开始,诗人就以隋堤上的柳树和汴河为背景,营造出一片繁盛的绿色世界。“夹岸绿阴千里”表明这段河岸两边的绿意盎然,延绵千里,给人一种无限广阔之感。而“龙舟凤舸木兰香”,则是对船只和花香的描写,龙舟凤舸象征着高贵和美好,木兰香则增加了一种清新的气息。

接着,“锦帆张”一句,描绘了船上的帆如锦缎般华丽,这不仅是对视觉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行进中的生机与活力。诗人的情感随着景物的描述逐渐深化,到了“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时,可以看出诗人对江南美好的怀念和向往。这里的“一路流苏”可能暗指诗人在心中回味这段美丽的旅程,而“羽葆”则是用来形容行进中的舟船,既轻盈又稳重。

最后,“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笙是一种古代乐器,诗中提及“笙歌未尽”,可能是在说即使音乐停止,但那美好的旋律仍在心头回响。而“起横流”则是形容那种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如同江水般汹涌澎湃。至于“锁春愁”,则是诗人希望将这份春日的忧愁和美好永远封存,不让它逝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深切情感和怀念之意,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独到领悟。

收录诗词(32)

毛文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 字:平珪
  • 籍贯:唐末五代时

相关古诗词

柳含烟(其二)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

暗伤神。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

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形式: 词牌: 柳含烟

柳含烟(其三)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形式: 词牌: 柳含烟

柳含烟(其四)

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有时倒景醮轻罗。

曲尘波。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形式: 词牌: 柳含烟

恋情深(其一)

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宴馀香殿会鸳衾,荡春心。

真珠帘下晓光侵,莺语隔琼林。

宝帐欲开慵起,恋情深。

形式: 词牌: 恋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