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寺遇风

舟绝清江系老榕,杖藜小住翠阴中。

萦青缭白千山日,骇绿纷红万窍风。

足倦要休怜地僻,心闲无事见春工。

回塘大有田田叶,索酒来倾碧玉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小船停靠在清澈的江边的老榕树下,我拄着藜杖在此短暂停留。
山间日色被青翠环绕,风吹过万千洞穴,带来一片绿色和红色的变幻。
疲惫的脚步渴望在这偏僻之地休息,悠闲的心境让我欣赏到春天的巧妙工艺。
池塘中满是茂盛的荷叶,我想要取酒,倒入那碧玉般的酒筒畅饮。

注释

舟:小船。
绝:停止。
清江:清澈的江。
系:拴住。
老榕:老榕树。
杖藜:藜杖。
小住:短暂停留。
翠阴:翠绿的树荫。
萦青缭白:环绕着青翠和白色。
骇绿纷红:绿色和红色的变幻。
万窍风:万千洞穴中的风。
足倦:疲惫。
要休:渴望休息。
怜:怜惜。
地僻:偏僻之地。
心闲:悠闲。
无事:无事可做。
见春工:欣赏春天的巧妙工艺。
回塘:池塘。
田田叶:茂盛的荷叶。
索酒:取酒。
碧玉筒:碧玉般的酒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江畔偶遇和风的景象,以及随后小憩于翠阴之中所感受的情趣。诗中的意境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舟绝清江系老榕,杖藜小住翠阴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乘舟至清江,一时停泊在古榕之下。随手拄着杖,踏着野草,小憩于青翠的树荫之中。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萦青缭白千山日,骇绿纷红万窍风。

这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萦青指的是细小的青草,缭白则是轻拂过山野的白云;骇绿是惊人的绿意,纷红是繁复的花红。万窍风则形容风穿梭于无数的洞穴之中,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风光的多姿多彩。

足倦要休怜地僻,心闲无事见春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长途跋涉而感到疲惫,想要在偏僻的地带找到休息之所。心闲无事,则是指内心的平静与悠闲,没有任何世俗的牵绊,只是单纯地观赏春天的美好。

回塘大有田田叶,索酒来倾碧玉筒。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归途中看到一片广大的稻田,而稻叶正绿意盎然。索酒,即寻找美酒,以此来庆祝这份得之不易的闲适时光。碧玉筒,则是用以盛放美酒的精致容器,借以形容酒杯的洁净与高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清新自然界的一种深切的情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中秋示潘子贱

云彻通明殿,风涵白玉楼。

幽人当此夜,满意作中秋。

念念何曾问,尘尘自不收。

羁怀忽冰释,天地一虚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书事

春来何事可相关,拨置书丛得少闲。

洗砚谛观鸲鹆眼,焚香仍拣鹧鸪斑。

花开北陌东阡外,人在朝三暮四间。

俯仰乾坤了无愧,心如枯蘖更谁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以灵寿杖寄汪内翰

一枝灵木坚多节,千里逢人寄永州。

赐出汉宫尊子夏,封当大县庆邳侯。

衡山云散迎归骑,湘浦春晴更顺流。

欲往从公无羽翼,请携上座别愚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元日会凌季文家

柏叶椒盘巧试新,大呼珠履集华茵。

香醪满劝橘为盏,红烛未消梅写真。

荔子双头归有遗,天花六出静无尘。

稍晴便合西湖去,寻遍山房洞户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