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其四)

历官从宦复何如,冒宠叨荣最有馀。

五载滥批黄纸敕,半生曾典紫泥书。

安民济物才无取,报国酬恩志未疏。

圣主忧边心正切,若为端坐自安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李昉的作品,时间上处于唐末宋初的过渡时期。诗人通过自述往事,反映了自己从宦官到退隐的经历,以及对仕途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历官从宦复何如”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官场生涯进行了反思,认为这些经历不过是浮华虚名。接着,“冒宠叨荣最有馀”,则指出自己在仕途上得到的恩宠和荣誉其实多余无用。

“五载滥批黄纸敕”和“半生曾典紫泥书”,诗人回顾了自己长时间处理官文书信的经历,这些工作显得繁琐而乏味。黄纸敕是皇帝颁布的文书,紫泥书则可能指的是官府用来记录重要事项的档案。

“安民济物才无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为官之路上未能实现安定民生、助人自济这一理想的遗憾。紧接着,“报国酬恩志未疏”,则是诗人的内心深处仍有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感激,但这种情感尚未得到完全释放。

最后两句“圣主忧边心正切,若为端坐自安居”描绘了一位皇帝对国境安全的关切,而诗人自己却选择了隐居生活,保持着一种超然世外的平静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官员在仕途上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其六)

息念忘怀心晏如,随宜生计不求馀。

汲泉自溉新栽竹,借本重添旧欠书。

唯仰酒杯相慰暖,敢嗟容鬓渐凋疏。

澄波桥北多嫌远,少有交朋到我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其三)

交朋相问兴何如,不愿家财有羡馀。

一卷佛经心谙诵,七篇真诰手亲书。

荣名厚禄都来足,酒兴诗情积渐疏。

多谢营巢旧时燕,又依时节到贫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其七)

清静僧家亦未如,绿葵红稻饱餐馀。

逢人不喜谈时事,养性惟便读道书。

来往自行三径熟,过从每共四邻疏。

洛安郡里东城下,一簇芳林是我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其一)

苍翠一丛湘岸色,问僧求得不嫌多。

重移砌畔新栽石,旋斸庭中旧种莎。

诱引吟情终不尽,装添野景更无过。

明年新笋成林后,袅袅长竿拂树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