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藤菜

清晓鸣辘轳,携杖入芳园。

中有满架藤,稠叠铺绿云。

不雨色常润,无风叶自翻。

圆实间深紫,灿烂吐奇文。

土人不肯顾,瓜茄乃盛盘。

异种生岭南,移裁东海漘。

地瘠饶霜雪,弱质焉久存。

一摘泪盈把,再摘心悲酸。

摘密休摘疏,聊以删芜繁。

轻指莫动摇,恐或伤其根。

虽知冷必死,且护眼前安。

昔日苏长公,题诗谪古循。

诸品独见推,谓可方吴莼。

予今窜远碛,旧国变荒榛。

亲朋无一在,见尔如故人。

柔滑淡相得,破铛煮泉新。

一筐贻北里,甘苦味共分。

尔藤亦不幸,处处逢逐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步入芳园,见到藤蔓生长之景,以及对藤菜的采摘与情感流露。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交织。

首句“清晓鸣辘轳,携杖入芳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诗人的行动,通过“鸣辘轳”这一细节,营造出早晨的清新氛围。接着,“中有满架藤,稠叠铺绿云”一句,将藤蔓比作绿色的云朵,形象地展示了藤蔓的茂盛与生机勃勃。

“不雨色常润,无风叶自翻”则进一步描绘了藤蔓的自然状态,即使没有雨水的滋润,叶片也能保持光泽;即便没有风吹动,叶片也会自行翻转,展现出藤蔓的坚韧与生命力。

“圆实间深紫,灿烂吐奇文”描述了藤蔓上果实的色彩与形态,紫色的果实点缀其间,如同奇文般璀璨夺目。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藤菜的珍视之情,“土人不肯顾,瓜茄乃盛盘”,说明当地人并不重视藤菜,而诗人却将其视为珍馐。通过“异种生岭南,移裁东海漘”一句,点明了藤菜的来源,强调其独特性。

“地瘠饶霜雪,弱质焉久存”揭示了藤菜生长环境的艰苦,但其生命力顽强,能够在此环境下存活。“一摘泪盈把,再摘心悲酸”表达了诗人对藤菜的怜惜之情,每一次采摘都让人心生悲痛。

“摘密休摘疏,聊以删芜繁。轻指莫动摇,恐或伤其根”体现了诗人对藤菜的呵护之心,告诫人们在采摘时要谨慎,以免伤害到藤菜的根基。

“虽知冷必死,且护眼前安”表达了诗人对藤菜命运的无奈与保护,虽然知道采摘后藤菜会死亡,但仍尽力保护眼前的安宁。

最后,“昔日苏长公,题诗谪古循。诸品独见推,谓可方吴莼”引用了苏轼的诗句,赞美藤菜的独特之处,可以与吴莼相提并论。

“予今窜远碛,旧国变荒榛。亲朋无一在,见尔如故人”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见到藤菜如同遇见老友一般亲切。

“柔滑淡相得,破铛煮泉新。一筐贻北里,甘苦味共分”描绘了诗人与藤菜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将藤菜赠予远方朋友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尔藤亦不幸,处处逢逐臣”以藤菜的命运比喻诗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藤菜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戴子卖衣买粟

昔日豪华子,挥金如粪泥。

举箸常千命,山海罗珍奇。

宾客归必醉,僮仆厌甘肥。

一朝窜绝域,无食但解衣。

解衣衣复贱,粒米如玉饴。

身口择所急,未寒先疗饥。

己饥尚可忍,所苦妻与儿。

老僧有破衲,朝夕幸得披。

仰面看皇天,霜雪不能飞。

形式: 古风

佳人

佳人年十八,生长自皇都。

结发嫁远人,谓是终身夫。

鸡狗亦相将,任逐东西徂。

西行过洞庭,东窜寓穹庐。

岂料一朝饿,顾盼及妾躯。

夫饿妾亦死,妾卖夫得苏。

掩袂请速行,东邻有积储。

红颜贱如土,斗粟贵如珠。

但得前夫饱,焉顾后夫痡。

夫痡齿复落,猛虎踞庭除。

十日不相容,苦勒解罗襦。

解襦兼解袒,赤身哭向隅。

不愿新人妾,宁愿旧人奴。

旧人与新人,仓皇走道途。

少小学刺绣,光绫三尺馀。

上有双蝴蝶,下有比目鱼。

只今拭枯眼,一片血模糊。

父母若早知,不如弃沟渠。

形式: 古风

崔氏筵食乾荔枝

岭南四五月,丹实喜垂垂。

贫者亦得饱,鸟雀各痴肥。

一别逾八载,寤寐长相思。

谁谓我此生,复有见尔期。

尔颜宁似旧,臭味已全非。

入手倍见惜,未嚼心伤悲。

想尔当繁茂,岂意落边陲。

见我良独愧,席上共珍奇。

我实谅尔心,人世贵相知。

形式: 古风

雪斋烧沉水香

草木抱真性,植根良独异。

当其枯槁时,众目安能识。

藉此星星火,可以格上帝。

鼻端绝往来,混然在一气。

氤氲托冥会,非关有夙契。

欲索已寂如,肺腑无不至。

彼此本同源,静中得其理。

何亲复何疏,当入枯鱼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