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纷纷谭道何多歧,道听途闻也自欺。
纵说良知无觅处,谁知吾道在希夷。
这首诗是明代邹元标所作的《谩吟六首》中的第五首。邹元标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家,此诗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上各种学说纷争的感慨,以及对自身道义坚守的坚持。
首句“纷纷谭道何多歧”描绘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学说观点众多,纷繁复杂,难以分辨真伪的情景。接着“道听途闻也自欺”指出人们往往轻信传言,没有深入思考和验证,从而自我欺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现象的批评。
“纵说良知无觅处”进一步强调了在众多学说中寻找真正符合内心真理的困难,暗示了良知的难寻与珍贵。最后,“谁知吾道在希夷”则表明了作者坚信自己的道路在于那些不显眼、不易被察觉的地方,即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隐藏于平凡之中,需要用心去体会和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纷杂的学说与个人内心的真理,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自我信念、追求真实智慧的深刻思考和坚定立场。
不详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有意搜寻终道远,安排著意亦成魔。
鱼龙高卧澄潭彻,莫以无风更起波。
翩翩文彩迈时流,拥传俄看出帝州。
大别山前春色满,还谁同眺岳阳楼。
濂溪溪上草绸缪,月色岩光迥不侔。
寂寞河东风咏后,沅兰湘芷忆前修。
久别相看慰所思,送君惟有泪临歧。
黄沙莽莽无穷意,不为尊前感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