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台词

前杵与后杵,筑城声不住。

我愿筑更高,得见秦皇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翻译

木杵前后挥动,筑城的声音连绵不断。
我渴望筑起更高的城墙,能望见秦始皇的陵墓。

注释

前杵:木制的筑墙工具前端。
后杵:木制的筑墙工具后端。
筑城:修建城墙。
声不住:声音连续不断。
更高:更高的城墙。
秦皇墓:秦始皇的陵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描述前后杵不断筑城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越历史、亲眼见证秦始皇陵墓的强烈愿望。这不仅是对个人力量的挑战,也是在时间长河中与伟大历史人物对话的渴望。

“前杵与后杵,筑城声不住。”这两句通过反复的动作和连绵不绝的声音,形象地展示了劳动者的坚持和决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无法停止的历史进程。

“我愿筑更高,得见秦皇墓。”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是一种超越现实限制、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渴望。这里的“更高”不仅是物理高度的提升,更是精神追求的象征。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试图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代伟大的历史人物——秦始皇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和个人力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塞下曲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

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圣代书青史,当时破虏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上巳日

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

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

日光去此远,翠幕张如雾。

何事欢娱中,易觉春城暮。

物情重此节,不是爱芳树。

明日花更多,何人肯回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上马叹

羸马行迟迟,顽童去我远。

时时一回顾,不觉白日晚。

路傍豪家宅,楼上红妆满。

十月庭花开,花前吹玉管。

君当未贵日,岂不常屯蹇。

如何见布衣,忽若尘入眼。

布衣岂常贱,世事车轮转。

形式: 古风

久客

久客心易足,主人有馀力。

如何昨宵梦,到晓家山色。

南音入谁耳,曲尽头自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