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简同志(其五)

昔谒庐山师,一见相提携。

嗜利蔽天性,斯言予诵之。

父母同天地,因利失孝慈。

兄弟本同气,因利失和怡。

贫乃士之常,颜宪有良规。

愿言二三子,冰霜慎自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杂兴简同志(其五)》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亲情与节操的深刻思考。

首句“昔谒庐山师,一见相提携”描绘了诗人曾经拜访过一位庐山的老师,初次见面便受到了老师的提携与教导。这里隐含着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师长对于后辈的关怀与指引。

接下来,“嗜利蔽天性,斯言予诵之”指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天性中的善良与道德。这句强调了在物质诱惑面前,保持本真人性的重要性。诗人将这一道理铭记于心,警示自己和他人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

“父母同天地,因利失孝慈。兄弟本同气,因利失和怡。”进一步阐述了亲情关系中,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孝顺与慈爱的缺失,以及兄弟间的和睦受到破坏。这不仅是对家庭伦理的反思,也是对社会人际关系普遍现象的批判。

“贫乃士之常,颜宪有良规。”提到贫穷是士人生活中常见的状态,并引用颜回(颜宪)的典故,强调即使在贫困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德。这体现了诗人对节俭与高尚人格的推崇。

最后,“愿言二三子,冰霜慎自持。”是对朋友的劝诫,希望他们能够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像冰霜一样坚定,保持自我,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这句话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个人品格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修养、亲情关系和社会伦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语言质朴而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杂兴简同志(其六)

彼美池中鱼,队队何活泼。

彼美林间鹿,一草相呼掇。

宇宙原同胞,八荒皆我闼。

矧我同心人,忍自相秦越。

迢迢千里道,得侣斯不躠。

为语同心人,斯道相濡沫。

长吟伐木诗,慰我中情豁。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杂兴简同志(其七)

涧水何莹彻,仁峰何巃嵷。

弦诵比邹鲁,先辈多淳风。

处则躬孝友,出则懋清忠。

史书扬其烈,高风激予衷。

年来古道丧,随俗而圆通。

我资禀庸愚,耐可守颛蒙。

藩篱须自固,一德以初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杂兴简同志(其八)

诸生事佔毕,朝夕圣贤书。

六经何浩瀚,汗牛与充车。

古人骨已朽,言语皆土苴。

吾能得其精,经史糟粕馀。

斲轮解我意,请观无极初。

年华如流水,勿自负居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杂兴简同志(其九)

文章千古事,壮夫比彫虫。

彫虫虽小技,斯文岂易工。

今人竞词藻,古人性灵通。

性灵既以通,源泉滋不穷。

六经文章伯,无语不鸿濛。

笔可参造化,谁与领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