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上人除夜见寄

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

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

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我们围着火炉慢慢饮酒,愁绪无声中更增添了许多。
常年在岁末时节,体弱多病又逢战事兴起。
夜晚的灯火照亮庭院,寒冷的气息使砚台里的墨水都结了冰。
煮茶师没有别的念头,只是静静地坐着,凝视着一盏孤灯吟诗。

注释

酌酒:慢慢饮酒。
炉:火炉。
愁襟:愁绪满怀。
增:增加。
长年:常年如此。
岁暮:年底。
多病:身体多病。
兵兴:战事兴起。
夜色:夜晚。
庭燎:庭院中的火把。
寒威:寒冷的威力。
砚冰:砚台里的冰。
汤师:煮茶师。
别念:其他想法。
吟坐:静坐吟诗。
一灯:一盏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寂寞与忧虑之情。开篇"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品酒,周遭是炉火的温暖,但内心却充满了愁绪,这种孤独和悲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加深。"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则透露了诗人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岁月,年华老去,身体多病,而战争的硝烟也让心中添了一重忧虑。

接着"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表达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甚至连墨砚都被冻得像冰一样硬,这种环境更增添了一份萧瑟。最后两句"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则是诗人在这孤独和苦闷中寻求心灵的慰藉,通过品茗(饮茶)来暂时忘却烦恼,而后一句则是专注于书桌前的单灯下,沉浸在吟咏文字之中,以此来凝聚思绪。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孤独、忧虑同时又坚守着精神寄托的状态,是一幅生动的唐末宋初文人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和明道人宿山寺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其三)

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

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其四)

寒烟羃历暗长桥,几点渔灯趁晚潮。

酤得邻家新酿美,半炉麸炭火亲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和钟大监汎舟同游见示

潮沟横趣北山阿,一月三游未是多。

老去交亲难暂舍,闲中滋味更无过。

溪桥树映行人渡,村径风飘牧竖歌。

孤棹乱流偏有兴,满川晴日弄微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