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道人宿山寺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听说你经常行走的地方,是在山前和水阳之间。
在那深藏的小院中,传来磬声悠扬,明亮的灯光映照着高高的房屋。
夜晚,月亮落下,依傍在楼角;归来的云彩簇拥着宫殿的走廊。
我羡慕法师的清闲,却未能如你般,早早起身跟随队伍前行。

注释

经行:经常行走或游历。
山前与水阳:指具体的地理方位,可能是山水环绕的地方。
磬声:古代寺庙中敲击的乐器声音。
迥:形容距离远或光线明亮。
落宿:夜晚的月亮落下。
殿廊:宫殿的走廊。
闲未得:没有闲暇。
班行:僧侣的行列或日常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山中寺庙的宁静生活景象。开篇“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展现了僧人的修行场所,这个地方位于山的前面,与水相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山水寺庙环境。

接下来的“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两句,则通过对声音和光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和谐之美。磬石的声音在深邃的小院中回荡,而灯光在高耸的房屋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突出了寺庙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两句,则描绘了僧人日暮时分,栖息于楼角之下的情景。同时,归来的云雾环绕在殿堂的走廊上,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悠闲生活的羡慕之情。尽管自己尚未达到那种境界,但仍旧努力模仿他们早起诵经的修行方式,展现了一种对佛法修炼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个超然于世俗纷扰之外、宁静致远的宗教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其三)

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

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其四)

寒烟羃历暗长桥,几点渔灯趁晚潮。

酤得邻家新酿美,半炉麸炭火亲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和钟大监汎舟同游见示

潮沟横趣北山阿,一月三游未是多。

老去交亲难暂舍,闲中滋味更无过。

溪桥树映行人渡,村径风飘牧竖歌。

孤棹乱流偏有兴,满川晴日弄微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钟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

分司洗马无人问,辞客殷勤辍棹歌。

苍藓满庭行径小,高梧临槛雨声多。

春愁尽付千杯酒,乡思遥闻一曲歌。

且共胜游消永日,西冈风物近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