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只旬日间风雨不已

年光胡不少留连,熟食清明又眼前。

敢望深宫传蜡烛,可堪小市禁炊烟。

满城风雨无杯酒,故国松楸欠纸钱。

老病心情冷时节,只将书策替幽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时光为何不留恋,转眼又是清明时。
不敢奢望皇宫传蜡烛照明,更不堪忍受小市烟火被禁绝。
满城风雨中没有宴饮,故乡的松柏坟前缺少祭奠的纸钱。
年迈体衰的我心境凄凉,只能以读书为伴,代替深沉的禅修。

注释

年光:光阴。
少留连:不多停留。
熟食:指清明时节。
敢望:哪里还敢期待。
深宫:皇宫。
传蜡烛:传递蜡烛照明。
可堪:怎能忍受。
小市:小街市。
禁炊烟:禁止烟火。
满城风雨:形容风雨交加。
无杯酒:没有宴饮。
故国:故乡。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欠纸钱:缺少祭奠的纸钱。
老病:年老多病。
心情冷:心境凄凉。
书策:书籍。
幽禅:深沉的禅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寒食只旬日间风雨不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节日氛围因风雨而受影响的寂寥。首句“年光胡不少留连”直抒胸臆,感叹时光匆匆,不觉已至清明时节。次句“熟食清明又眼前”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转。

“敢望深宫传蜡烛,可堪小市禁炊烟”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原本应是皇宫传蜡烛以示哀思,民间则禁烟火,但此刻风雨不断,连这样的传统习俗也显得凄凉。“满城风雨无杯酒,故国松楸欠纸钱”写出了诗人身处风雨中,无法尽享节日习俗,更增添了对故去亲人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最后两句“老病心情冷时节,只将书策替幽禅”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因年老体衰、心情低落,只能借读书来排遣孤寂,仿佛借此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将书卷视为禅意的替代品,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寒食节的风雨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寓广教寺东轩

谁将老境觅菟裘,聊与瞿昙共一丘。

青士无多自萧散,紫君虽小亦风流。

要须憩寂有茅宇,何以落成惟茗瓯。

稳看林间上番笋,惜无馀地可通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寓广教僧寺

似病元非病,求闲方得闲。

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

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

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寓居吴兴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同季饷建溪顾渚新茶

雨润梅黄后,风薰麦秀初。

不持新茗碗,空枉故人书。

顾渚琼糜似,闽溪玉食馀。

吾宗重盟好,并以遗闲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