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四首(其一)

吾人为学学为人,要学为人莫远人。

耳目聪明今现在,言谈抵对更何真。

此时岂属修为力,当处无劳说梦频。

识得便从如此去,康衢击壤做尧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杨起元所作的《论学四首》之一,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学问与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诗中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在于成为有德行的人,并且教导他人,而非孤立于社会之外。诗人指出,拥有敏锐的听觉和视觉,以及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他进一步阐述,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并非单纯依靠努力所能达到,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最后,诗人以“康衢击壤做尧民”作为结语,形象地描绘出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能够像古代圣王时代那样,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的美好景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含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学四首(其二)

感慨千年绝学来,徒将影响自疑猜。

悬思妙悟翻成寐,更说真修转属乖。

万里只从跬步去,六经都把现前该。

平平是法无凡圣,直向羲皇未画开。

形式: 七言律诗

论学四首(其三)

无圣无凡无不同,希贤希圣错施功。

身心背戾从兹起,梦觉纷纭何处通。

云物浮游山自定,江流荡漾月还空。

半生学道吾何有,只是当年未发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论学四首(其四)

一样风光处处同,谁因彼此自分封。

既知飞跃皆吾性,却为愚柔有别功。

气质标题原宋语,诚明色目自中庸。

中庸宋语都推却,半夜声来何处钟。

形式: 七言律诗

寿张阳和先生

菊蕊方收梅未开,群阴尽处见阳回。

两间窍妙谁先觉,千古真诠属圣才。

删后我惭巴里唱,画前君见伏羲来。

殷勤最有衡阳客,多助南山献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