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论学四首(其四)》由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性、修养与社会分化的根源。诗中以“一样风光处处同”开篇,强调了自然界的普遍和谐与统一,接着提出疑问:“谁因彼此自分封”,引出对人类社会中人为划分界限的反思。
“既知飞跃皆吾性,却为愚柔有别功”两句,揭示了个体潜能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发展既有内在的潜力,也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气质与修养的关系,“气质标题原宋语,诚明色目自中庸”,引用古代语言,表达了对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真正的修养应遵循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最后,“中庸宋语都推却,半夜声来何处钟”则以一种超脱的哲学思考,暗示了追求真理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即使在夜深人静之时,内心的声音也能指引方向。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性、社会与个人修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