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秋江国有馀暄,谢朓遗风称雅言。
帘下水亭人吏静,窗分笑阁簿书繁。
坐来幽蝶双飞过,吟次高梧一叶翻。
自笑无能莅公事,将何才术了君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通过对古人谢朓风格的追念,表达了自己在早秋时节中的怀旧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境鲜明的画面,如帘下水亭的静谧、窗前笑阁的书香,以及幽蝶双飞和叶片翻动等生动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诗中“谢朓遗风称雅言”一句,表明诗人对于南朝宋代文学家谢朓清新的文风有所追崇,并以此自诩其言谈之雅致。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传达了自己对古典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坐来幽蝶双飞过,吟次高梧一叶翻”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安静而专注的读书环境,其中幽蝶双飞增添了一份淡雅之美,一叶翻动则传递出诗人沉浸于古籍中的投入与专注。
最后,诗人的自嘲“无能莅公事”和对如何报效君恩的疑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可能在担忧自己的才华是否能得到施展的机会,以及如何才能回报皇恩。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还透露了其对个人使命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不详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飘泊年年颇恨身,梁园未到滞咸秦。
上楼独为青山立,揽鉴初惊白发新。
北叟何曾悲失马,宣尼犹自问迷津。
功名分有终须得,莫强忧愁耗尔神。
残花飞尽留芳草,萦寞孤怀话未能。
天气暄寒犹未定,春衫脱著自无凭。
荔枝结子思南越,湖水宜茶忆竟陵。
看是清和时又过,林亭何处度炎蒸。
风月心肠别有情,灵台珠玉气常清。
微吟暗触天机骇,雅道因随物象生。
春是主人饶荡逸,酒为欢伯伴纵横。
莫嫌宫体多淫艳,到底诗狂罪亦轻。
萱花不须折,安足忘君忧。
青铜莫频揽,适令惊鬓秋。
谢安壮未仕,定远晚封侯。
功名俱磊落,时来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