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

我欲访武陵,不识桃源路。

我欲访淮南,不识飞升处。

愁海亦何宽,惟酒可能渡。

少饮畅情怀,大饮无惊怖。

若遇好风月,饮酒亦能助。

其时有长者,见说心多恶。

孟嘉语桓温,公未识此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醉吟》由清代诗人张学奎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饮酒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欲访武陵,不识桃源路”,诗人以访寻桃花源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理想世界或精神归宿的向往,但又感叹于无法找到通往那片净土的道路。接着,“我欲访淮南,不识飞升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寻与失落的主题,暗示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渴望与未能实现的遗憾。

“愁海亦何宽,惟酒可能渡”一句,诗人将人生的烦恼比作深不可测的海洋,而酒则成为他寻求解脱的途径。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既描绘了酒在缓解忧愁中的作用,也暗含了借酒浇愁的无奈与自我慰藉的心态。

“少饮畅情怀,大饮无惊怖”则体现了诗人对于适度饮酒的推崇,认为适量的饮酒可以舒缓心情,消除恐惧,而过量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这一观点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理性思考,也体现了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

“若遇好风月,饮酒亦能助”进一步阐述了饮酒与自然美景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在美好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不仅是一种审美情趣的表达,也是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一种体现。

最后,“其时有长者,见说心多恶。孟嘉语桓温,公未识此趣”则以历史人物孟嘉与桓温的对话为引,表达了对某些传统观念或权威的质疑,暗示了诗人对自由思想和个人感受的尊重。通过引用历史故事,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个性解放和独立思考的向往。

综上所述,《醉吟》不仅是一首探讨饮酒与生活态度的诗歌,更蕴含了对理想世界、超凡脱俗、情绪调节、自然之美以及个性解放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个人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世界。

收录诗词(1)

张学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赠

湖上青山不放余,春猿秋鹤过居诸。

遍栽篁筱缘医俗,岂为穷愁始著书。

祸福漫言翁失马,濠粱还笑子非鱼。

诗肠别有三分侠,莫认疏狂病未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皖江怀古

弯弧此地射蛟还,汉武旌旗指顾间。

芝草九茎生汉殿,蒲桃万里入秦关。

空中枣脯仙人阁,望里金银海上山。

到底英时能悔过,轮台一诏泪潸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舟中观弈

棹入三千浪,枰开百二州。

几行盘雁字,一战割鸿沟。

世界浮家阔,风帆坐稳收。

赢输千古事,谁问海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方尔止

人事天心总乱丝,高阳犹自酒成池。

醉中竟失雷惊耳,别后频经火到眉。

避世贫无三窟想,借君读补七分诗。

凭将此意留公案,尚似旗亭贳酒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