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真乐夫如何,我生天地间。
言言而行行,无非体清元。
春鸟鸣华林,秋水清寒渊。
无功之功微,乘龙而御乾。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一首和诗,以宋代诗人邵雍(号康节)的风格为借鉴。诗中表达的是对“真乐”的追求和理解,以及个人在天地之间的存在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真乐夫如何"开篇即问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诗人以一种哲思的方式引出主题。接下来,“我生天地间”表达了个体生命融入宇宙的宏大之中,有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言言而行行,无非体清元",诗人强调言行合一,其本质都是顺应自然的清静本源。
"春鸟鸣华林,秋水清寒渊"两句通过描绘春天鸟语花香、秋天清水寒渊的景象,寓言人生的四季轮回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一步深化了对真乐的理解。"无功之功微",意指不求功名的平淡生活,却自有其微妙的幸福。最后,“乘龙而御乾”借用神话中的龙和天乾,象征着超越世俗,顺应天道,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逍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夫之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耳目忻浮光,不自知其性。
砂中原含金,非天有殊命。
外取亦甚晰,内视还成瞑。
如彼夜行人,思与骐骥竞。
天下自閒閒,人心长戚戚。
身为物所持,骑虎不得息。
息之在先几,几先人不识。
适燕而南辕,终身无返迹。
我闻庄定山,其心如寒铁。
去我二百载,清琴音已绝。
船山半亩池,一泓贮香雪。
濯发夕风微,长歌弄明月。
迢迢开一径,双足尽登临。
密至云无际,明生月有心。
当前霜岸直,彻底碧潭深。
神禹留金简,居然在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