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

薰风有意,还年年吹下,九天纶綍。

庾岭高哉知几仞,不隔清名突兀。

明月扁舟,图书之外,所载无南物。

襄公往矣,辽辽直到今日。

南来北地开藩,甘棠好在,一夜春光入。

父老欢迎相告语,依旧朱颜绿发。

四海无波,四江无讼,是先生清德。

岭梅迎笑,和羹□□消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暖风似乎有意,每年都会吹下天上的丝带,那是皇帝的诏书。
庾岭高峻无比,难以丈量,但它并未阻隔清名的流传。
明亮的月光下,小船载着书籍,没有南方的特产。
楚襄王已逝去,但他的事迹绵延至今。
从南到北,疆土扩展,甘棠树依然繁茂,一夜春光洒落。
父老乡亲们热情相迎,告诉他人,他们的脸色依旧红润,头发乌黑。
四海之内风平浪静,四江之上没有争端,这是先生清正的美德。
岭上的梅花含笑迎接,仿佛带来了调和五味的消息。

注释

薰风:温暖的春风。
纶綍:古代帝王的诏书。
庾岭:地名,指庾岭山脉。
清名:清白的名声。
扁舟:小船。
南物:南方特有的物品。
襄公:指楚襄王。
甘棠:古树名,象征贤者。
朱颜绿发:形容人面色红润,头发乌黑。
清德:清廉的品德。
和羹:比喻调和纷争或治理国家。
消息:这里可能指政治或社会动态。

鉴赏

这首宋词《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是徐鹿卿所作,表达了对陈秘丞升任提举时的祝贺之情。词中以“薰风有意”起笔,象征着美好的政风,寓意陈秘丞的到来将带来清明的政治氛围。接着赞美了庾岭的崇高,暗示陈秘丞的高尚品格如同峻岭般卓尔不群。词中提到扁舟载书,暗指其学识渊博,且特意强调没有南方的珍奇之物,意在突出其清廉无私。

“甘棠好在”引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象征着陈秘丞的政绩如同甘棠树一般深入人心。父老们的欢迎和赞誉,显示出当地百姓对他的敬爱。词中还描绘了四海安宁、四江无争的社会景象,这些都是陈秘丞清正廉洁所带来的成果。

结尾处,“岭梅迎笑”以梅花比喻陈秘丞的高洁品性,而“和羹”则寓言他将为国家带来和谐与繁荣。然而,此处的“□□”二字可能缺失,若能补全,应是对陈秘丞未来政绩的期待或祝愿。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歌颂官员清正、政绩显著的词章,体现了徐鹿卿对于贤能官员的推崇和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元夕上秘丞并引

雪销平野,正云开天宇,灯辉花市。

明灭吐吞无尽藏,巧斗飞桥激水。

铁马响冰,牙旗穿夜,箫鼓声歌沸。

丰年欢笑,酿成千里和气。

相欢交□游嬉,卖薪买酒,歌舞升平里。

记得前年随玉辇,吹下天香扑鼻。

璧月腾辉,仙球稳缒,归有传柑遗。

来年此夜,通明仍许归侍。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凤凰台(其一)

只合台前剩种桐,万柯摇碧护春风。

纵无丹凤重来此,且障长安落日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濒死自悼

每说天兵出守疆,忽闻劲敌犯睢阳。

火焚郡邑人民苦,血染江淮鬼物伤。

忠报君恩名不朽,孝随亲死义难忘。

皇天后土宜知鉴,白日英魂腾剑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芳袍麟殿赐蒲茸,道胜年来请谒慵。

贝叶罢翻双凤阙,石房归掩五芝峰。

朝贤远乞裁诗稿,海客争传出定容。

后代何人续僧史,好将安远比高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