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斋歌

钟王妙迹世希有,典型一代存仙手。

碑版当时走四裔,岂知摧折成枯朽。

负荷虽堪柱石才,沈埋未免尘沙垢。

英雄困顿亦如此,石阙何知但钳口。

谁其眄睐施㫋椎,李侯无乃其华胄。

松煤雪茧相映光,春蚓秋蛇互蟠虬。

团圆阴魄如顽铁,错落星辰馀北斗。

平生半世看墨本,洒泪临风一回首。

冲腾紫气初发硎,匣之恐作蛟龙吼。

所嗟指腕不相随,习气平生今在否。

李侯瑰磊能攻诗,亦复解发狂濡酒。

操笔应留纸尾书,不觉神明顿还旧。

愿君宝此勿弃捐,败缯敝帚人争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古墨斋歌》是一首赞美古墨艺术的诗。诗人首先惊叹于古墨的钟王技艺,认为其为世间罕见的艺术珍品,出自“仙手”般的制作者。然而,这些珍贵的碑版曾广为流传,如今却命运多舛,遭受摧残,深藏尘土之中,象征着英雄人物的困顿与沉默。

接着,诗人对李侯的出现寄予厚望,认为他出身名门(华胄),具有鉴别力和修复古墨的才能。李侯挥毫之际,松煤雪茧的墨色与春蚓秋蛇般的字迹相互辉映,犹如顽铁圆润,北斗星辰错落,展现出墨宝的非凡魅力。诗人感叹自己一生中见过许多墨本,每当回顾,感慨万千。

最后,诗人赞赏李侯不仅擅长诗歌,且能借酒浇愁,他的书法技艺得以恢复旧日神采。他希望这古墨能得到妥善保存,即使破旧不堪,也有人珍视。整首诗通过描绘古墨的历史变迁和艺术价值,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技艺传承的呼唤。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五岳真形图后遗朱汝脩

芦灰一杀鸿水怒,浑沌瓜分奠中土。

搆形太素谁能知,西王窃之遗汉武。

龙拿螭泊真离奇,鹄画螺书安足数。

封圭锡号徒纷纭,崇侈无乃宋道君。

苔文尚留日观顶,野火不共秦碑焚。

金门吏隐桃椎子,早学丹砂悟玄旨。

玉笈青囊稳系身,水慑蛟龙陆虎兕。

云外天行自兹始,醯鸡井鲋胡为尔。

形式: 古风

乾上人以铁如意遗余作歌答之

吾闻壮夫一吷昆吾折,大半精光犹未灭。

鍊为如意坚且强,镂作盘螭颇殊绝。

宛若寒空千丈电,泠如阴山太古雪。

何年却入高僧手,魍魉见之应却走。

有时举向莲花座,人天万众俱回首。

羡师根尘久已除,身外尤物徒区区。

知予颇解鸿都学,相招为署阿兰居。

空中一掷偶称意,倒匣不吝牟尼珠。

尘昏幸借指授力,揽结愿与行藏俱。

用之可代巨鳌足,小试肯碎珊瑚株。

吁嗟人生电露真须臾,满堂金玉非良图。

坏衣瓦铁堪为供,绮障转觉羞吾徒。

形式: 古风

神鼎歌为任参军赋

神鼎何年出荆土,三趾龙文形制古。

丹砂水碧纷斓斑,款识纵横尚堪睹。

就中星罗六十字,读之钳口不能数。

王在寒师命太史,对扬王休周仲父。

戈鋋矛戟森开张,蛟螭离奇忽奔舞。

嗟尔神物胡为来,中兴抚运重明开。

两宫鼎食备厚养,万方玉铉多良材。

千夫操畚筑城下,富媪有意呈奇瑰。

琅函将发出紫气,石窌大吼如惊雷。

牧臣盱眵诧灵异,贮之为筑中天台。

衡霍呵卫驱罔两,江汉洗涤倾尊罍。

予生好奇颇识字,荒僻安能逢盛事。

搦管争传王太令,得宝况是任公子。

空勤枣木勒千言,尚乏赫蹄遗一纸。

逡巡闻未献明堂,金薤灵篇尚秘藏。

且罢山中采黄独,期君蚤晚发潇湘。

形式: 古风

送本空上人西游

圆师亦是吾乡士,少小出游迷处所。

寻师忽遇清凉山,裹足不踏长安路。

持咒经禅阅几霜,知有慈亲在故乡。

锡挂一袍迅飞鸟,身轻千里不赍粮。

白发相逢不相识,雨泣含凄愬胸臆。

难将恩爱等寻常,惟有无生堪报德。

欲留橘井与比邻,小筑茅龛结胜因。

魔王璎珞空持赠,长者黄金不贷贫。

白云又指苍梧道,三月瘴江多毒草。

钵里潜龙应避踪,水底鲛人争献宝。

机锋妙说倒王公,登坛振铎演宗风。

勿谓道安逢凿齿,须知玄度待支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