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荒垄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诗人以清明节前一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离乱时局的感慨。首句“正当离乱世”直接揭示了时代的动荡不安,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社会环境充满了艰难和困苦。接着,“莫说艳阳天”进一步强调即使在春天里,人们也无法享受和平与安宁。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通过自然景象和战争烽火的描述,渲染出凄凉的氛围。寒食节本应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但因战事频仍,连烟火都难以随意燃放,显示出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之深。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运用象征手法,将战场上的鲜血比喻为盛开的花朵,形象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而驿路上的柳树被比作鞭子,暗示着战马疾驰,行军之急迫,也寓含着家书难达的哀愁。

最后两句“荒垄关山隔,凭谁寄纸钱?”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由于战乱阻隔,无法如常祭扫先人,只能在心底寄托哀思,无人可托的孤寂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明节为引,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战乱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和情感的无奈,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26)

李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先兄维曼大司农

不向青山正首丘,愿倾热血溅刀头。

出师表上风雷动,转饷筹空日月愁。

蝴蝶三更思汉鼎,子规万里怨吴钩。

英魂到海流无尽,张陆应同把臂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舟夜苦雨

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

潮添积雨后,春到寒江迟。

梦觉客衾薄,灯昏邻笛悲。

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赴试途中有感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

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

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