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
潮添积雨后,春到寒江迟。
梦觉客衾薄,灯昏邻笛悲。
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舟行于江上的孤独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冬夜苦雨的画面。"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开篇以冷寂的月色和沉醉的云山,渲染出一种迷蒙而凝重的氛围。"潮添积雨后",进一步点明了雨势之大,江面水势上涨,增添了旅途的艰难。
"春到寒江迟",暗示春天的到来在这样的寒冷江面上显得尤为缓慢,寓言诗人内心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梦觉客衾薄",写诗人醒来时感受到的薄被寒意,透露出旅人的孤寂与无奈。"灯昏邻笛悲",通过邻家笛声的凄凉,更显诗人情绪的低落。
最后两句"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直抒胸臆,表达了时光流逝,诗人独自乘舟漂泊,不知不觉中已生华发,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怀,寓情于景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在舟夜苦雨中的内心世界。
不详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
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
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趁少年时。
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分宜。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纯仁麦,荆妇同持陆贾装。
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