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功德寺

河畔南辕忽改西,人家两两傍山低。

云归远岫昏初敛,春入平原绿未齐。

钟动招提迎老衲,纸飞荒冢哭孤嫠。

凭谁乞与龙亭水,化作东郊雨一犁。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功德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首联“河畔南辕忽改西,人家两两傍山低”,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河流蜿蜒曲折,道路由南转向西的情景,同时展现了沿途人家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风貌。

颔联“云归远岫昏初敛,春入平原绿未齐”,通过云彩归于远处山峰,天色渐暗,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平原,但绿色尚未完全覆盖大地的景象,表现了春日傍晚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变化。

颈联“钟动招提迎老衲,纸飞荒冢哭孤嫠”,描绘了寺庙中钟声响起,迎接僧人的场景,以及荒冢上纸钱飘飞,人们为逝者哀悼的画面,体现了宗教信仰与生死观念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尾联“凭谁乞与龙亭水,化作东郊雨一犁”,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从龙亭(传说中的神泉)取水,化作及时雨滋润东郊的庄稼,寓意着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人文活动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香山

百二河山势自西,芙蓉朵朵插天齐。

九重日上黄金阙,十里人行白玉堤。

政改辽金元殆尽,气凌韩赵魏皆低。

要当尽览全燕胜,绝顶同君一一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登毗卢阁

忙身抽得且閒游,天上回瞻十二楼。

百战昔悲燕赵地,万年今作帝王州。

天花散漫金光烂,野树苍茫水墨稠。

指点云间吴会近,扁舟湖上几时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郭孟丘

牡丹花上数行书,乞与刀圭病便除。

始信神仙方有异,却嫌和缓术犹疏。

汾阳自合流芳远,天水仍闻赐姓馀。

自粤到吴三百里,琼瑶难报欲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橘荒叹

我行洞庭野,万木皆葳蕤。

就中柑与橘,立死无孑遗。

借问何以然,野老为予说。

前年与今年,山中天大雪。

自冬徂新春,冰冻太湖彻。

洞庭苦无田,种橘充田租。

霜馀树树金,寄此万木奴。

悠悠彼苍天,三白望为瑞。

如何为橘灾,斩伐如剑利。

饤饾索宾筵,贡篚缺王事。

曾闻后皇树,不过淮之郊。

他处岂独无,洞庭号珍苞。

衢州徒菌蠢,湘潭亦寥梢。

地气信有偏,天灾曷仍遭。

物贵固难成,难成复易槁。

遂令洞庭人,为计恨不早。

从今原隰间,只种桑与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