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孟丘

牡丹花上数行书,乞与刀圭病便除。

始信神仙方有异,却嫌和缓术犹疏。

汾阳自合流芳远,天水仍闻赐姓馀。

自粤到吴三百里,琼瑶难报欲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以牡丹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对郭孟丘的赞誉。首句“牡丹花上数行书”,以牡丹之华美喻人之才华横溢,书字既指文字,也暗含学问之意。接下来“乞与刀圭病便除”一句,运用了古代医术中的术语,“刀圭”是古代量药的器具,此处借指良药,表达了对郭孟丘医术高超的赞美。

“始信神仙方有异,却嫌和缓术犹疏”两句,进一步赞扬郭孟丘的与众不同,认为其才学、医术都超越常人,甚至比神仙还神奇,同时也暗示其行事风格更为直接或激进,不同于传统的温和之道。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郭孟丘的独特之处。

“汾阳自合流芳远,天水仍闻赐姓馀”则是对郭孟丘家族背景的赞美,汾阳和天水均为古代名门望族之地,暗示郭家历史悠久,声名显赫。同时,“赐姓馀”可能是指郭家曾得皇家恩宠,享有特殊待遇,进一步彰显其家族的尊贵地位。

最后,“自粤到吴三百里,琼瑶难报欲何如”表达了对郭孟丘才能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难以回报之恩的感慨。粤和吴分别代表广东和江苏,三百里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强调两地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比喻对郭孟丘才能的敬仰之情无法用言语或物质来完全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郭孟丘的才华和医术,也展现了其家族的显赫背景,以及诗人对郭孟丘难以言表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橘荒叹

我行洞庭野,万木皆葳蕤。

就中柑与橘,立死无孑遗。

借问何以然,野老为予说。

前年与今年,山中天大雪。

自冬徂新春,冰冻太湖彻。

洞庭苦无田,种橘充田租。

霜馀树树金,寄此万木奴。

悠悠彼苍天,三白望为瑞。

如何为橘灾,斩伐如剑利。

饤饾索宾筵,贡篚缺王事。

曾闻后皇树,不过淮之郊。

他处岂独无,洞庭号珍苞。

衢州徒菌蠢,湘潭亦寥梢。

地气信有偏,天灾曷仍遭。

物贵固难成,难成复易槁。

遂令洞庭人,为计恨不早。

从今原隰间,只种桑与枣。

形式: 古风

次韵秉之咏走马镫

夜深银烛晃屏帷,铁骑森森俨欲飞。

勇若昆阳富大敌,疾如垓下溃重围。

达观一笑真儿戏,默运谁能识气机。

安得儿曹三百万,阴山直唱凯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秉之莲花镫

炯然暗室有光辉,绿水荷花一尺围。

晴日破山晨欲上,落霞映渚暝将归。

舟浮太乙来蓬岛,炬赐仙郎入琐闱。

忆向庆成筵上见,珠帘玉镇世应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与秉之登郡城楼

城上高楼偶共过,吴王国里旧山河。

一春风雨行游少,千古兴亡感慨多。

远近人家烟欲暝,东西树影水微波。

沧浪一曲人归去,落日牛羊上浅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