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

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已秋。

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挂梦山皆远,题名石尽幽。

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禅意之外寻求诗的美好,岁月匆匆,如今我的双鬓已染上秋霜。
从未轻易动用一个字,去随意拜见王公贵族。
梦中所挂念的山峦都显得那么遥远,题写过名字的石头之处尽是清幽。
怎敢自比梁朝的太子,只是在旁采摘那碧空中的流云般悠然自得。

注释

禅外:禅宗修行之外。
求诗妙:追求诗歌的美妙境界。
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长。
鬓已秋:鬓发已经斑白,比喻年老。
未尝:未曾。
将一字:动用一个字,此处指不轻易创作或夸耀文字。
容易:轻率地。
谒诸侯:拜见王公贵族,引申为求仕或求名利。
挂梦:梦中牵挂。
山皆远:所想之山都显得遥远,比喻理想难以触及。
题名:在景物上题写名字,古代文人的一种风雅行为。
石尽幽:所题名的石头之处都显得幽静。
敢言:岂敢说,不敢自比。
梁太子:指梁朝的太子,历史上梁朝太子多有文学造诣,如梁简文帝萧纲等。
傍采:旁边采摘,比喻学习或吸取。
碧云流:碧空中的流云,形容高远而清逸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自题》。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逸脱俗的情怀。

“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已秋。” 这两句开篇便透露出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禅外"指的是超越世俗之外的境界,而"鬓已秋"则表达了岁月匆匆,头发渐白的现实。

“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文字艺术的严肃态度和对名利的淡然。"未尝"意味着从不轻易,而"谒诸侯"则指的是向世间的权贵表达自己的思想。

“挂梦山皆远,题名石尽幽。”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挂梦"暗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和幻想,而"题名石"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 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梁太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不凡品格的追求和向往。"傍采碧云流"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舟中江上望玉梁山怀李尊师

残照玉梁巅,峨峨远棹前。

古来传胜异,人去学神仙。

白鹿老碧壑,黄猿啼紫烟。

谁心共无事,局上度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舟中晚望祝融峰

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

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

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

终当蹑孤顶,坐看白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行次宜春寄湘西诸友

幸无名利路相迷,双履寻山上柏梯。

衣钵祖辞梅岭外,香灯社别橘洲西。

云中石壁青侵汉,树下苔钱绿绕溪。

我爱远游君爱住,此心他约与谁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其二)

下浸与高盘,不为行路难。

是非真险恶,翻覆作峰峦。

漆愧同时黑,朱惭巧处丹。

令人畏相识,欲画白云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