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僧有个不是,丧尽衲僧巴鼻。
惊回陕府铁牛,吞却山河大地。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山僧有个不是",这里的"不是"并非指过错,而是指超越常规的禅悟,暗示山僧达到了某种特殊境界。"丧尽衲僧巴鼻","衲僧巴鼻"通常用来形容僧人的修行和生活方式,这里则进一步强调山僧已经超脱了世俗的束缚,忘却了自我。
"惊回陕府铁牛","惊回"意味着从深深的禅定中醒来,"陕府铁牛"可能象征着沉重的执着或难以撼动的物质世界。通过这一比喻,诗人传达出山僧的禅定力量足以改变看似坚固的事物。
"吞却山河大地",这句是对山僧禅悟境界的极致描绘,他似乎能包容万物,超越了空间和物质的界限,达到了一种空灵无我、与宇宙合一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禅修者的心境转变,体现了禅宗追求的超越世俗、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
不详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会得浮山两错,佛祖从头架阁。
若还依旧宁馨,若极黄病白鹤。
今朝腊月二十,依旧眼横鼻直。
从头收拾将来,恰似一棚杂剧。
便是抹土涂灰,我也阿谁相识。
九百木大小进,处分全由节级。
忽然出至棚前,也解打躬相揖。
驼起要打便打,放下要泣便泣。
蓦然冷笑一声,笑倒判官五十。
大地山河不现,虚空冷汗通身。
拄杖头边路绝,髑髅眼里抽筋。
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