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
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送李山人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之美的情感。诗中的“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而“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则描绘了一种与世隔绝、隐居深山的宁静生活图景。
在这短暂的四行中,皇甫冉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将诗人内心对于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示了唐代诗歌在意境构建上的高超技艺。
皇甫冉作为中唐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赞誉。《送李山人还》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离别的一种美好祝愿,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在这里,皇甫冉通过诗歌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不详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行随新树深,梦隔重江远。
迢递风日间,苍茫洲渚晚。
才见吴洲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
秋风何处催年急,偏逐山行水宿人。
四牡驱驰千里馀,越山稠叠海林疏。
不辞终日离家远,应为刘公一纸书。
夜雨须停棹,秋风暗入衣。
见君尝北望,何事却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