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王邦畿所作的《奉寄天然和尚》。诗中表达了诗人与高僧天然和尚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佛法的追求。
首联“一自违师后,于今两载馀”,点明了诗人与天然和尚分别已有两年之久,表达了对师长的思念之情。颔联“暮云频有梦,春雁久无书”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以“暮云”和“春雁”分别代表梦境和书信,暗示诗人虽有思念之情却难以传达,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沉与无奈。
颈联“傍寺参方丈,逢人问起居”描绘了诗人访寺求法的情景,通过“参方丈”和“问起居”的细节,展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尾联“得知佳胜处,栖息爱吾庐”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在美好的地方安身立命,体现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与高僧的深厚情谊和对佛法的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