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龙答水车

神龙谢子车,子能未足多。

上润虽已然,下竭将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神龙已经离开了子车,子车的能力并不值得过分赞扬。
虽然上面的资源已经充足,但下面的需求即将耗尽,该怎么办呢?

注释

神龙: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优势。
谢:离去,不再存在。
子车:可能指代某种工具或载体。
未足多:不足以称赞过多。
上润:比喻资源丰富或充足。
已然:已经如此。
下竭:下面(的需求)即将耗尽。
奈何:怎么办,无可奈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属于答问诗系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一幅水车与龙之间互动的场景。

“神龙谢子车,子能未足多。”这里的“神龙”指的是龙,这一句表达的是龙对于水车的感激之情,因为水车不仅能够灌溉农田,还能满足人们生活中对水源的需求。龙作为古代中国文化中的水神,自然而然地成为与水车相联系的形象。

“上润虽已然,下竭将奈何。”这两句则描绘了水车运行时的景象,“上润”说明水已经浇灌到了田野,而“下竭”则指的是水车下部储水的地方,尽管上面的农田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灌溉,但下方的水源似乎还有不足之处。

整首诗通过龙与水车的互动,隐喻了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平衡,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依赖。王令在这里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二)龙谢水车

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

尔虽用于人,我亦用于天。

在物固不同,于用岂殊然。

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

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

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

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

形式: 古风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五)耒问镈

一畦失之荒,尔力亦可耨。

天下方漫芜,尔功亦何有。

形式: 古风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七)耒问斧

子斧谁尔为,黑白大分别。

朝伐一樗死,暮伐千樗蘖。

尔终不自谋,几日不缺折。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八)斧问耒

大樗吾犹伐,小樗何畏蘖。

吾缺犹俟磨,尔折将奈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