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叹雁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

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历经多次贬谪,远行疲倦,来来回回都充满了无尽的忧愁,每一段旅程都漫长如斯。
你选择离开,返回原路,而我则决定从这里开始,向南方前行。

注释

三朝:多次任职。
四黜:多次被贬。
遐征:远行。
皆愁:都充满忧虑。
万里程:漫长的旅程。
尔:你。
解分飞:各自离去。
却回去:返回原路。
我方:我刚刚。
从此:从现在开始。
向南行:向南方前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愁苦的情感氛围,诗人借用“三朝四黜”来表达自己频繁被贬官的遭遇,“倦遐征”则形象地表现了长时间旅途中的劳累与孤独。"往复皆愁万里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重,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无论是前往还是返回,都充满了愁绪。

“尔解分飞却回去”一句透露出一种释然与接受,可能是在表达对命运的顺从,或是对某种关系的割舍。"我方从此向南行"则显得坚决而独立,仿佛在暗示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期许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勇气。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描写,也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共鸣。

收录诗词(5)

李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 字:澹之
  • 籍贯:成纪(今甘肃泰安)
  • 生卒年:772年—831年

相关古诗词

留别南溪二首(其一)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留别南溪二首(其二)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南溪诗

玄岩丽南溪,新泉发幽色。

岩泉孕灵秀,云烟纷崖壁。

斜峰信天插,奇洞固神辟。

窈窕去未穷,环回势难极。

玉池似无水,玄井昏不测。

仙户掩复开,乳膏凝更滴。

丹砂有遗址,石径无留迹。

南眺苍梧云,北望洞庭客。

萧条风烟外,爽朗形神寂。

若值浮丘翁,从此谢尘役。

形式: 古风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前年别时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

离鸿一别影初分,泪袖双挥心哽咽。

别来几度得音书,南岳知□□□□。

庐山峨峨倚天碧,捧排空崖千万尺。

社榜长题高士名,食堂每记云山迹。

我本开云此山住,偶为名利相萦误。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

忧时魂梦忆归路,觉来疑在林中眠。

昨日亭前乌鹊喜,果得今朝尔来此。

吾吟行路五十篇,尽说江南数千里。

自怜兄弟今五人,共萦儒素家尚贫。

虽然廪饩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

长兄年少曾落托,拔剑沙场随卫霍。

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

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非论疾恶志如霜,更觉临泉心似铁。

第三之兄更奇异,昂昂独负青云志。

下看金玉不如泥,肯道王侯身可贵。

却愁清逸不干时,高踪大器无人知。

倘逢感激许然诺,必能万古留清规。

念尔年来方二十,夙夜孜孜能独立。

卷中笔落星汉摇,洞里丹灵鬼神泣。

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学剑逢时康。

心中不解事拘束,世间谈笑多相妨。

广海青山殊未足,逢著高楼还醉宿。

朝走安公枥上驹,暮伦陶令篱边菊。

近来诗思殊无况,苦被时流不相放。

云腾浪走势未衰,鹤膝蜂腰岂能障。

送尔为文殊不识,贵从一一传胸臆。

若到湖南见紫霄,会须待我同攀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