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南溪二首(其一)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常常感叹春天的泉水一去不复返,我现在这次离开更是难以再回来。
想要知道离别后你我情感的寄托之处,那些亲手种在岩石上的花朵会依次绽放。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的诗句。诗人通过春泉的去不回和自己此行的难以再来,抒写了对逝去时光和难得相聚时刻的珍惜与留恋。

"常叹春泉去不回" 表达了时间流逝、自然景物变迁的无常,也象征着人生易逝,不能复返。"我今此去更难来" 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投射,表明这次离别对于诗人的特殊意义,不仅是空间上的远去,更是在时间上难以重回。

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具体的行为和意象,传达了对友情或亲情的珍视。"欲知别后留情处" 显示了诗人对于离别后的思念和感情寄托之深切。"手种岩花次第开" 则是这种思念的具体体现,通过亲手播种岩上的花卉,每当花朵绽放,都能想起这份情谊,如同岁月的见证。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时对自然之美的依恋,以及对于难得相聚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5)

李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 字:澹之
  • 籍贯:成纪(今甘肃泰安)
  • 生卒年:772年—831年

相关古诗词

留别南溪二首(其二)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南溪诗

玄岩丽南溪,新泉发幽色。

岩泉孕灵秀,云烟纷崖壁。

斜峰信天插,奇洞固神辟。

窈窕去未穷,环回势难极。

玉池似无水,玄井昏不测。

仙户掩复开,乳膏凝更滴。

丹砂有遗址,石径无留迹。

南眺苍梧云,北望洞庭客。

萧条风烟外,爽朗形神寂。

若值浮丘翁,从此谢尘役。

形式: 古风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前年别时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

离鸿一别影初分,泪袖双挥心哽咽。

别来几度得音书,南岳知□□□□。

庐山峨峨倚天碧,捧排空崖千万尺。

社榜长题高士名,食堂每记云山迹。

我本开云此山住,偶为名利相萦误。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

忧时魂梦忆归路,觉来疑在林中眠。

昨日亭前乌鹊喜,果得今朝尔来此。

吾吟行路五十篇,尽说江南数千里。

自怜兄弟今五人,共萦儒素家尚贫。

虽然廪饩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

长兄年少曾落托,拔剑沙场随卫霍。

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

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非论疾恶志如霜,更觉临泉心似铁。

第三之兄更奇异,昂昂独负青云志。

下看金玉不如泥,肯道王侯身可贵。

却愁清逸不干时,高踪大器无人知。

倘逢感激许然诺,必能万古留清规。

念尔年来方二十,夙夜孜孜能独立。

卷中笔落星汉摇,洞里丹灵鬼神泣。

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学剑逢时康。

心中不解事拘束,世间谈笑多相妨。

广海青山殊未足,逢著高楼还醉宿。

朝走安公枥上驹,暮伦陶令篱边菊。

近来诗思殊无况,苦被时流不相放。

云腾浪走势未衰,鹤膝蜂腰岂能障。

送尔为文殊不识,贵从一一传胸臆。

若到湖南见紫霄,会须待我同攀陟。

形式: 古风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越王曾牧剑南州,因向城隅建此楼。

横玉远开千峤雪,暗雷下听一江流。

画檐先弄朝阳色,朱槛低临众木秋。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