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前年别时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

离鸿一别影初分,泪袖双挥心哽咽。

别来几度得音书,南岳知□□□□。

庐山峨峨倚天碧,捧排空崖千万尺。

社榜长题高士名,食堂每记云山迹。

我本开云此山住,偶为名利相萦误。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

忧时魂梦忆归路,觉来疑在林中眠。

昨日亭前乌鹊喜,果得今朝尔来此。

吾吟行路五十篇,尽说江南数千里。

自怜兄弟今五人,共萦儒素家尚贫。

虽然廪饩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

长兄年少曾落托,拔剑沙场随卫霍。

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

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非论疾恶志如霜,更觉临泉心似铁。

第三之兄更奇异,昂昂独负青云志。

下看金玉不如泥,肯道王侯身可贵。

却愁清逸不干时,高踪大器无人知。

倘逢感激许然诺,必能万古留清规。

念尔年来方二十,夙夜孜孜能独立。

卷中笔落星汉摇,洞里丹灵鬼神泣。

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学剑逢时康。

心中不解事拘束,世间谈笑多相妨。

广海青山殊未足,逢著高楼还醉宿。

朝走安公枥上驹,暮伦陶令篱边菊。

近来诗思殊无况,苦被时流不相放。

云腾浪走势未衰,鹤膝蜂腰岂能障。

送尔为文殊不识,贵从一一传胸臆。

若到湖南见紫霄,会须待我同攀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李渤的作品,名为《喜弟淑再至为长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兄弟深厚情感和赞美其品格的诗句。

诗中通过回忆过去与兄弟离别的情景,表现了兄弟之间的牵挂和不舍。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山川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兄弟美好品质的赞赏,以及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在鉴赏这首诗时,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兄弟之情的深沉,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宽广。通过这样的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唐代文学的辉煌,更能领略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对于人生、自然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5)

李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 字:澹之
  • 籍贯:成纪(今甘肃泰安)
  • 生卒年:772年—831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越王曾牧剑南州,因向城隅建此楼。

横玉远开千峤雪,暗雷下听一江流。

画檐先弄朝阳色,朱槛低临众木秋。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试诏用拓拔思恭为京北收复都统

飞骑经巴栈,鸿恩及夏台。

将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

此处金门远,何时玉辇回。

早平关右贼,莫待诏书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广爱寺楞伽山

善高天外远,方丈海中遥。

自有山神护,应无劫火烧。

坏文侵古壁,飞剑出寒霄。

何似苍苍色,严妆十七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哀痛不下诏,登封谁上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