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玉楼春·五日饮虎丘山下题壁》是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在虎丘山下的云岩寺旁,诗人偶遇老友,共饮畅谈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也蕴含了对人生世事的深沉思考。
首句“越衣当暑清风至”,以“越衣”点明夏季穿着轻薄衣物,虽正值酷暑,却因微风拂面而感到清凉舒适。这句既描绘了季节特征,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芒鞋偶过云岩寺”一句,通过“芒鞋”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随意与自在,与前句的“清风”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虎丘山下故人家,能倒金樽留我醉。”这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与老友相聚的情景,通过“金樽”这一古代饮酒器具的使用,不仅体现了聚会的高雅,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诗人被热情挽留,直至酒醉方休,充分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热烈。
接下来,“醉后难平多少事”一句,诗人从欢聚的喜悦转入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在醉酒之后,内心难以平静,对生活中的种种复杂情感和世事的无奈与困惑。
“仰天欲问天何意”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似乎在寻求答案,却又感到迷茫,对命运的安排产生了疑问。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最后,“偏使鸡鸣狗盗生,却令赋客骚人死。”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鸡鸣狗盗”这类卑微之人的生存状态与“赋客骚人”这类文人墨客的死亡进行了对比,暗含了对社会不公和世态炎凉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