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公劝酒与诗

五士三不同,烦公以诗诉。

强酒古所辞,妙语神其吐。

自念每累人,举扇毋我污。

复使两欧阳,缩手不分付。

平生西方社,努力须自度。

不忧龟九头,肯畏语一误。

顿悟而渐修,从此辞世故。

公看万金产,宁能一朝具。

两生文章家,夙记鸣蝉赋。

请公坚城垒,兵来后无数。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五位士各有差异,劳烦您以诗表达。
古人虽避强酒,但妙语出自神口。
自知常牵累他人,挥扇莫让我沾染。
再不让两欧阳,轻易泄露我的心声。
一生致力于西学,努力需靠自己。
不怕九头龟的预言,岂会畏惧一时失言。
顿悟后逐渐修行,从此远离世俗纷扰。
您看那万贯家财,岂是一朝可得。
两位文人世家,早有如蝉鸣般的才情。
请您坚守立场,无论多少挑战接踵而至。

注释

五士:指五个人,各自特性不同。
诉:表达。
强酒:烈酒。
辞:推辞。
累人:拖累他人。
毋:不要。
两欧阳:可能指两个姓欧阳的人。
缩手:退缩。
西方社:可能指西方学术或思想。
自度:自我衡量。
龟九头:比喻预言或迷信中的象征。
误:错误。
世故:世俗的事务和规矩。
万金产:大量财富。
宁:难道。
具:具备。
鸣蝉赋:可能指某篇关于蝉鸣的文学作品。
坚城垒:坚固的立场。
兵来:面临挑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苏公劝酒与诗》,通过对五位士人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对饮酒的不同态度。首句“五士三不同”点明了人物的多样性,接下来通过“强酒古所辞”和“妙语神其吐”,赞美了友人苏公的才情,他虽推辞强酒,但言语却妙不可言。

诗人自谦“自念每累人”,表示自己常常拖累他人,接着以“举扇毋我污”表达不愿因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的心情。随后提到“两欧阳”可能是指两位姓欧阳的朋友,他们对苏公的劝酒诗反应各异,有的缩手不接,显示出个性的差异。

诗中提到“西方社”可能指的是佛教团体,诗人借此鼓励朋友们要自我修行,不为世俗忧虑,即使面对错误也要勇于改正。“万金产”象征财富,诗人强调积累财富并非一日之功,暗示人生价值不在物质上。最后,诗人以“两生文章家”和“鸣蝉赋”的典故,希望苏公坚守文人风骨,抵挡外界干扰。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劝酒之事,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

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

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

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岗。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叶黄。

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

鸟语带馀寒,竹风回妙香。

缅想两公子,作恶变清凉。

谁怜尘沙底,疲马踏朝阳。

斯人班马后,如圭复如璋。

相逢了无得,佳处每难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公诗端正道,亭亭如紫云。

落世不敢学,谓是诗中君。

独有黄太史,抱杓挹其尊。

韵出百家上,诵之心已醺。

黄钟毁少合,大裘摈不文。

世事如病耳,蚁斗作牛闻。

苦怀太史惠,养豹烟雨昏。

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

形式: 古风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清湖纳明月,远览无留云。

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自醉宁问客,一樽复一樽。

平生今不饮,意得同酣醺。

清言冰玉质,坏衲山水纹。

殚精有后悟,畜耳无前闻。

潜鱼避流光,归鸟投重昏。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浑。

形式: 古风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其三)

诗成笔落骥历块,不用安西题纸背。

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堂下觳觫牛何罪,太山之阳人作鲙。

同生异趣有如此,瓶悬瓽间终一碎。

流水长者今公是,雨花散乱投金濑。

人言充庖须此辈,慈观更须容度外。

赐墙及肩人得视,公才槃槃一都会。

有怜其穷与不朽,我亦牵联书玉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