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颍

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

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

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

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绕郡十馀里,不驶亦不迟。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

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

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

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

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缁。

赵、陈两欧阳,同参天人师。

观妙各有得,共赋泛颍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我生性喜欢靠近水面,颖州的景色让我感到非常奇特。
我到任十天了,其中有九天都来到河边。
官员和百姓笑着交谈,说我这个长官年老而痴傻。
其实我并不痴傻,流水自有它的动人之处。
河流环绕郡城十多里,既不太急也不太缓。
上游水流笔直清澈,下游曲折泛起涟漪。
我乘坐画船俯视如明镜的水面,笑着询问那水中的是谁。
突然间,水中的鱼儿翻腾,搅乱了我的胡须和眉毛。
它们瞬间化作百个东坡,片刻后又再次出现。
这难道不是水的薄情相待,与我一同嬉戏娱乐。
声音、色彩和气味,对小孩来说都是迷惑的。
同样是玩乐的事物,但水中缺少污浊的东西。
赵、陈两位欧阳先生,一同拜会天人之师。
他们各自欣赏到了奇妙之处,共同创作了泛颍河的诗篇。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
性:本性。
喜:喜好。
临:靠近。
意:景色。
使君:古代对县令的称呼。
痴:痴傻。
实:实际上。
令姿:动人的姿态。
驶:急流。
迟:缓慢。
直而清:笔直且清澈。
曲而漪:弯曲且有波纹。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汝:你。
鳞甲:比喻鱼儿。
须与眉:胡须和眉毛。
散:变化。
东坡:苏轼,诗人名。
此岂:这难道。
相娱嬉:相伴嬉戏。
声色:声音和色彩。
臭味:气味。
儿戏物:玩物。
磷缁:形容污浊。
赵、陈两欧阳:两位姓欧阳的赵人和陈人。
天人师:道德高尚的老师。
观妙各有得:观察事物各有收获。
泛颍诗:泛舟颖河的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泛颍》,通过对颍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悟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先,"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一句,直接传递出诗人的情感倾向,即喜欢靠近水边,对于颍河有着特别的情感寄托。这不仅表明了苏轼个人的审美趣味,也预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通过时间和地点的具体描述,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与融入,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于颍河这一自然景观的频繁游历和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一句,通过周围人的对话和评价,反映了诗人在当地社会中的形象。这里的“老而痴”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年迈失智,而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伍的心境。

紧接着,"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一句,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这里的“流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变迁,而“令姿”则是对这种自然之美的赞叹。

"绕郡十馀里,不驶亦不迟",诗人通过对颍河周围环境的描写,再次强调了他对于这片水域的喜爱,以及这种喜爱与他的情感世界紧密相连。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一句,则是对颍河水质和形态的生动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细致,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这里的“画船”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心灵世界,而“俯明镜”则是对颍河水面如同明镜般清澈的比喻。诗人的自问自答,不仅是对自己身份和处境的一种反思,也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一句,则是一个意象的转换,从平静的水面到突如其来的变化,这里的“鳞甲”可能是指鱼类等水生物,或许只是诗人心中的某种想象。这种突然的变故打破了原本宁静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界复杂性的感受。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则是对颍河水流变化的再次描绘,这里的“散”和“复”展示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同时也象征着诗人情感世界的多变与丰富。

最后,"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一句,是对整首诗中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之间关系的总结。这里的“薄相”和“娱嬉”,表达了诗人对于颍河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更有着深层的情感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颍河的多角度描写,展现了苏轼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一种超脱与自我认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六观堂老人草书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

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

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

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

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次韵刘景文见寄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诗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朱逊之,并引

黄花候秋节,远自《夏小正》。

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一从人伪胜,遂与天力争。

易姓寓非族,改颜随所令。

新奇既易售,粹驳宜相倾。

疾恶逢伯厚,识真似渊明。

君言我所印,世论谁敢评。

愿君为霜风,一扫紫与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