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行

微禽负大耻,劲气横紫冥。

口衔海山石,意欲无沧溟。

沧溟茫茫云正黑,涛山峨峨护龙国。

假令借尔秦皇鞭,驱令石头填不得。

布囊盛土塞江流,孙郎览表笑不休。

劳形区区雠浩渺,志虽可尚难乎酬。

蓬莱有人怜尔苦,劝尔休休早归去。

精卫精卫我亦劝汝归,沧海自有变作桑田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精卫行》,是宋代诗人黎廷瑞所作。诗中以精卫鸟的形象,寓言式的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人首先描绘了精卫鸟背负着巨大的耻辱,其坚强的意志横贯于广阔的天空。它口衔巨石,决心填平大海,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复仇之心。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大海的壮阔景象,如茫茫云雾和涛山环绕的龙国,暗示精卫的使命艰巨无比。即使拥有秦始皇的权威也无法改变大海的浩渺,精卫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然而,诗人并未否定精卫的决心,反而赞赏其坚韧的精神。

最后,诗人劝告精卫放弃徒劳的努力,因为即使是蓬莱仙境的人也为精卫的苦难感到同情,认为沧海桑田的变化终将到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理解,以及对精卫式坚韧精神的肯定和劝慰。

整体来看,《精卫行》是一首寓言诗,既有对个体抗争命运的赞扬,也包含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洞察,展现了黎廷瑞独特的文学风格。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醉中放言

一器集百蚋,分寸争营营。

醉乡有太古,长年乐升平。

尚不知揖让,固应无战争。

吾尝涉其境,信美不可名。

遗我度世方,南游酿沧溟。

蟠桃以供核,钓鲸为之羹。

小醉五百年,大醉三千龄。

俟其变桑田,翩然却归耕。

我耕不艺秫,还以供瓶罂。

哀哉彼众狂,何不促我行。

汝行未宜远,小驻中山程。

中山有神醪,千日醉不醒。

三十六番醉,亦足了汝生。

形式: 古风

题孙方叔石泉亭

君不见山上石,可以支明堂而柱宣室。

又不见石上泉,可以苏大旱而致丰年。

君隐非山隐于市,安有万丈苍崖千丈水。

自言掇拾累巉岩,更复停潴引清泚。

朝霏淡淡苔藓生,暮雨潇潇蛙黾喜。

餐松啖柏吾齿可以砺,誉尧非桀吾耳可以洗。

君家鼻祖子荆子,千年家法应如此。

一丘一壑真自足,坐守风烟终局促。

欲友子驾两黄鹄,香炉峰头看飞瀑。

形式: 古风

题李庭秀学隐山房

燕坐万书围,高吟八窗空。

是间足佳处,何用丘壑中。

南山有玄豹,翠雾泽茸茸。

一朝文章成,平林啸秋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题汪氏插梅图卷后

插梅元无梅,春风从何来。

菀菀高树起,灿灿繁花开。

向来孤山老,锄云亲自栽。

宁知岁年晚,更受雪霜摧。

用意不食实,无心或成材。

天工未易窥,人力胡为哉。

掩卷既三叹,今古宁独梅。

终恐事偶然,愿君更深培。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