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武道士弹贺若

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肯挂檐。

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翻译

清风整日吹动着窗帘,今晚的凉月愿意挂在屋檐。
如果琴音能传达贺若的心意,那么诗歌中必定充满对陶潜的喜爱。

注释

清风:微风。
自:自己。
开帘:掀动窗帘。
凉月:清凉的月亮。
肯:愿意。
挂檐:悬挂在屋檐。
若能:如果能够。
知:理解。
贺若:贺若弼,古代诗人,这里泛指有才情的人。
定合:必定符合。
爱:喜爱。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听武道士弹贺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肯挂檐。"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一个清新的日子里,窗帘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夜幕降临时,明亮的月光犹如一块银白色的织物,悄然覆盖在屋檐之上。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文学的深厚情感和艺术上的追求。贺 若是唐代著名的琵琶高手,而苏轼在这里表示,如果能够通过琴声领悟到贺若的艺术精神,那将是无上的享受。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陶潜(即陶渊明)的崇敬之情,陶渊明不仅是诗人,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整首诗通过对清风、凉月、琴声和诗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他对艺术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感旧诗,并叙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形式: 古风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一笑之乐。夜归,被酒不能寐,戏作放鱼一首

东池浮萍半黏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濊濊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形式: 古风

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扰扰万生同大块,抢榆不羡培风背。

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缭天门带。

长讥韩子隘且陋,一饱鲸鲵何足脍。

东坡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

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

正似此鱼逃网中,未与造物游数外。

且将新句调二子,湖上秋高风月会。

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形式: 古风

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坐客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

水天浮四座,河汉落酒樽。

使我冰雪肠,不受曲檗醺。

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

哀弹奏旧曲,妙耳非昔闻。

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

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