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扰扰万生同大块,抢榆不羡培风背。

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缭天门带。

长讥韩子隘且陋,一饱鲸鲵何足脍。

东坡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

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

正似此鱼逃网中,未与造物游数外。

且将新句调二子,湖上秋高风月会。

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如同大地,争夺榆树不羡慕翱翔的风背。
青丘之大能吞云梦芥末,黄河环绕如天门腰带。
常笑韩愈狭隘浅陋,鲸鲵之肉虽肥,又怎能满足他的胃口。
苏东坡也是令人同情的人,他在泥沙中寻找细微之美。
我将回归去整理八节滩的诗篇,又想去七里濑垂钓。
就像这条鱼在网中挣扎,未曾真正游离造物之外。
暂且用新诗来调侃他们,秋天湖上风清月明聚会。
我为你唤来那个木讷之人,他脚踏船舷,吟唱《小海》之歌。

注释

扰扰:纷乱的样子。
抢榆:争夺榆树,比喻竞争。
培风背:指飞翔的鸟背风而飞。
青丘: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象征广大。
云梦芥:形容青丘之大,能包容云梦泽的芥末。
黄河复缭:黄河环绕。
韩子:指韩愈。
隘且陋:狭窄且浅陋。
鲸鲵:古代传说中的大鱼,比喻权贵。
八节滩:地名,可能指诗人创作的地方。
七里濑:地名,可能指诗人垂钓的地方。
造物:自然,造化。
木肠儿:形容人木讷,不善言辞。
《小海》:可能是诗人的作品或乐曲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诗中充满了对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和文化制度的批评。

“扰扰万生同大块,抢榆不羡培风背。” 这两句描绘出万物共享天地之气,不需要依赖外在的力量来成长。这里的“扰扰”形容万物的繁盛,“抢榆”则是指自然生长,不需人为栽培。

“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缭天门带。” 这两句通过对山川之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青丘(即青山)与黄河被赋予了壮丽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自由和广阔。

“长讥韩子隘且陋,一饱鲸鲵何足脍。” 这两句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制度的批评。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在这里被形容为狭隘而不够开阔,而一顿美食(比喻生活中的快乐)对于诗人来说已经足矣,无需过多追求。

“东坡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 这里自称“东坡”是苏轼的别号,他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的同情和理解。诗中通过形容自己如同淘金者一般,从泥沙中寻找珍贵之物,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体会。

“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游历和探索心态。八节滩和七里濑都是他渴望前往的地方,显示出对自然之美的无尽追求。

“正似此鱼逃网中,未与造物游数外。”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在网中的鱼,希望能够跳出束缚,与大自然合一。

“且将新句调二子,湖上秋高风月会。” 这里诗人提到要与友人一起赋诗,享受湖上的秋夜之美。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最后两句则是邀请友人一同乘船,歌唱《小海》,在湖上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诗中流露出对朋友间共度时光的期待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对于生活、自然和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坐客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

水天浮四座,河汉落酒樽。

使我冰雪肠,不受曲檗醺。

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

哀弹奏旧曲,妙耳非昔闻。

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

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

形式: 古风

复次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弟

能诗李长吉,识字扬子云。

端能望此府,坐啸获两君。

逝将江湖去,浮我五石樽。

眷焉复少留,尚为世所醺。

或劝莫作诗,儿辈工织纹。

朱弦寄三叹,未害俗耳闻。

共寻两欧阳,伐薪照黄昏。

是家有甘井,汲多终不浑。

形式: 古风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一)

凤雏骥子日相高,白发苍颜笑我曹。

读遍牙签三万轴,却来小邑试牛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二)

出处年来恨不齐,一樽临水记分携。

江湖咫尺吾将老,汝颍东流子却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