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九)

莫道山城远,出城方入山。

过冈泥滑滑,历涧水潺潺。

旅客起常早,仆夫行苦艰。

神宫在天上,高处若为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元节前往陵墓途中遭遇雨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美。

首句“莫道山城远,出城方入山。”开篇即点明目的地虽近,但实际行进中却要穿越连绵的山脉,暗示了旅程的艰难。接着,“过冈泥滑滑,历涧水潺潺。”进一步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山路泥泞,行走不易;山涧流水潺潺,增加了跋涉的难度。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旅途的艰苦,也间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叹。

“旅客起常早,仆夫行苦艰。”这两句则从时间角度出发,说明了旅途的漫长和劳顿。旅客们早早起床,仆人们更是辛苦,这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也是对意志的磨砺。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旅途劳苦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神宫在天上,高处若为攀。”以“神宫”象征目的地的神圣与崇高,同时暗含了攀登的艰难。这句话既是对旅途终点的遥想,也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隐喻。它提醒读者,即使面对再高的目标,只要坚持不懈,终将能够达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美好,以及对目标不懈追求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十)

紫盖郁葱葱,园陵御气中。

鼎湖龙作雨,金粟鸟呼风。

四圣神游迥,三时祀典同。

小臣生也晚,无地泣遗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十一)

候谒长陵夜,伭宫閟不开。

雨鸣松淅沥,山拥殿崔嵬。

藉草衣全涴,临厓意欲颓。

灵旂恐沾湿,瞻送屡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十二)

野步凭虚迥,冈行出险迟。

水深曾渡处,云暗欲归时。

吏仆真怜汝,行藏合问谁。

我生疏散甚,聊此共驱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十三)

雨灯明更灭,人语夜沉沉。

欲往愁无路,山高溪水深。

命微才一线,戒重岂千金。

实下思亲泪,兼怀望阙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