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答香侯

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

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

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

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

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答香侯》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凄美画面。

首先,“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开篇即以秋色和月光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银白色的月光洒在楼宇之上,时间仿佛被月光拉长,夜晚显得格外悠长。

接着,“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诗人想象自己站在朱红色的栏杆前,眺望远方的五湖,波浪与荷花之间似乎有一层无形的隔阂,让人感到既遥远又亲近。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诗人似乎在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有人在纨扇上题诗,伏笔的鸿雁和彩色的羽毛再次浮现眼前,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随着画面的推进,远处的山峦似乎在积雪中静止,野帐中传来烽火的声音,愁绪弥漫在庭院之中。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战争的忧虑。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诗人穿着尚未脱下的征衣,一年的时间仿佛在铜壶滴箭声中悄然流逝,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战争岁月的回忆。

最后,“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随着锦马成群,玉门关开启,战争似乎暂时平息。然而,“近息沙场战”中的“近”字,暗示着和平只是暂时的,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片土地。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诗人坚信自己虽为孤臣,地位卑微,但内心坚定如冰,不畏艰难。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面对岁月的无情,诗人无法医治自己的白发,只能任凭丹砂的传说安慰自己。夜凉人倦,既是身体的疲惫,也是心灵的孤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争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扬州己未正月十四夜

江左名宵,六街化作流苏结。

让他灯影乍分明,最爱朦胧月。

搅动閒愁不歇,遍相逢、闹花惊蝶。

裁纨扇小,涂粉车轻,陈隋时节。

冷落红桥,顿看箫管吹教热。

肯嫌芳药未开园,火树层层叶。

今夜何人报帖,记三生、杜郎曾说。

曲残帘下,酒醒楼头,春愁尚怯。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声声慢.七夕嵋雪敬可过用禁体

前宵雨急,翻海排江,草阁幸自无忧。

汛扫山厨,百钱权买凉秋。

眼中好友都在,击珠盘、高按歌喉。

任相诮,把烟波一曲,换却封侯。

翠幌浓香似梦,指疏星,几点练影垂钩。

暗想罗衣,飘动争倚危楼。

老夫正发清兴,肯学他、儿女含愁。

愿此去,折岩花、频记胜游。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押[尤]韵

倦寻芳.湖口

晚风乍急,山势茫茫,曾诧龙踞。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

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

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倦寻芳.招赤豹饮倦圃

五陵游歇,催买花枝,重上吴阜。

抖擞衣尘,旋觉野云生肘。

谁载铜官山色到,屐高惊破门前柳。

拨寒灰,把升平乐事,一番回首。

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

笔底风华,恨乏按筝纤手。

自与侯鲭长话别,故人能共青蔬否。

论欢场,尽千般,不如醇酒。

形式: 词牌: 倦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