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夜别

离别奈情何,江楼凝艳歌。

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

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离别之情难以承受,江边楼阁中传出深情的歌声。
秋天的蕙兰上凝结着厚重的露珠,夜晚的芦苇在风中摇曳更多。
深深的哀怨寄托在清冷的瑟声中,远方的忧虑使她眉头紧锁。
酒喝到畅快时,我们相对而起,望着明月划过寒冷的水面。

注释

离别:指分离、告别。
江楼:江边的楼阁。
凝艳歌:深情地唱歌。
蕙兰:兰花的一种,象征高雅纯洁。
秋露:秋季的露水。
重:浓厚,多。
芦苇:一种水生植物。
深怨:深切的怨恨。
清瑟:古代弦乐器,声音清冷。
翠蛾: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酒酣:饮酒至醉。
相顾:相互对视。
起:起身。
明月:明亮的月亮。
棹:划船。
寒波:寒冷的水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深情的离别之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限的情感。"离别奈何情"一句直接表达了离别时难以排解的情绪,而"江楼凝艳歌"则是诗人通过音乐来寄托自己复杂的心情。

接下来的"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更增加了一份萧瑟的氛围。蕙兰(一种香草)因秋露而更加湿润,而芦苇在夜风中摇曳,营造出一幅秋意浓郁、空气清冷的画面。

深怨寄于"清瑟",表明诗人内心的不满和哀愁通过琴瑟这种传统乐器来宣泄。远愁生翠蛾,则是用蝴蝶化为蛾,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思念之深远。

最后"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一段,诗人在饮酒至酣畅时,与友人相视而起舞,这种举动既是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也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一种无奈。背景中的明月和寒波,更增添了一份凄清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古人在面对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通过艺术和自然来抒发和寄托哀愁的方式。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竹林寺别友人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楞伽寺晨起汎舟道中有怀

碧树苍苍茂苑东,佳期迢遰路何穷。

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

门掩竹斋微有月,棹移兰渚淡无风。

欲知此路堪惆怅,菱叶蓼花连故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溪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楚客停桡太守知,露凝丹叶自秋悲。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

风捲曙云飘角远,雨昏寒浪挂帆迟。

离心更羡高斋夕,巫峡花深醉玉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