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云愁百里阴,太湖浪激三州白。

浙江亭远乱帆飞,西兴渡溟千花湿。

千年绝艺洪谷子,身在太行秋色里。

万里云飞木落时,遥写栏干半空起。

小槽新压真珠滴,擎向碧桃花下吸。

惟馀赤日并光辉,未许妖姬比颜色。

长天孤鸟没,落日大江深。

水夹徐邳去,河兼汴泗来。

一扫苛秦法,重恢大汉风。

飞云浮画栋,旭日丽高牙。

悬空飞万瀑,拔地立千峰。

落花萦剑佩,高柳映帆樯。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变换下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段“三月云愁百里阴,太湖浪激三州白”,以三月的阴云和太湖的波涛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沉郁而壮阔的氛围。接着“浙江亭远乱帆飞,西兴渡溟千花湿”,通过远航的船只和湿润的花朵,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特征。

“千年绝艺洪谷子,身在太行秋色里”则将笔触转向历史与艺术,通过描述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在秋天的太行山中创作,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艺术的永恒。

“万里云飞木落时,遥写栏干半空起”描绘了秋季的辽阔景象,云彩飘荡,树木凋零,栏杆在空中延伸,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

“小槽新压真珠滴,擎向碧桃花下吸”转而描写酒香与春意,小槽新酿的美酒如同珍珠般滴落,人们在碧桃树下品尝,充满了生机与喜悦。

“惟馀赤日并光辉,未许妖姬比颜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即使在烈日之下,也无人能与之媲美。

后段“长天孤鸟没,落日大江深”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深远,孤鸟消失于天际,大江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深邃。

“水夹徐邳去,河兼汴泗来”通过水流的流向,展现了地理的广阔与历史的连贯性。

“一扫苛秦法,重恢大汉风”表达了对历史变革的感慨,从苛政到恢复大汉时期的清明政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飞云浮画栋,旭日丽高牙”描绘了建筑之美与自然之光的和谐共存,云朵在画栋上飘动,朝阳照亮了高高的旗帜。

“悬空飞万瀑,拔地立千峰”展示了壮观的自然景观,瀑布从高空飞泻而下,群峰耸立于大地之上。

“落花萦剑佩,高柳映帆樯”以落花环绕着剑佩,高柳映照着船帆,象征着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美景、历史变迁与人文情怀,是一首富有深度和广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庭下已生书带草,马头初见米囊花。

形式: 押[麻]韵

题门屏

逆刮蛟龙鳞,顺捋虎豹尾。

若将二伎论,尤比干人易。

形式: 五言绝句

挽宋显夫

四海人传二宋名,玉京连占两科荣。

鄢陵初喜知公字,长乐终思送我行。

故里经过人不在,遗孤问讯泪如倾。

荒坟数尺西山下,一段平芜绿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鸿门歌

大风扬兮赤云屯,楚人望气皆龙文。

当时吾甚笑亚父,幸至彭城疽背死。

谁云沐猴竟遭烹,汝乃盛怒咍孺子。

嗟哉拔山之力不可得,扶义而西取天下者以三尺!

君看项王重瞳舜重瞳,天命乃在隆准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