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郎小姑祠

山与矶名从地志,姑兼郎号出江民。

世间称谓无真实,闻说双祠自有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山的名字和礁石的称呼都源自地方志
姑且把这里的郎号称为江边居民

注释

山与矶:指山脉和江中的礁石。
名:名称。
从:来自。
地志:地理志书或地方史书。
姑兼:姑且合并。
郎号:对当地居民的一种称谓。
出:出自。
江民:江边的居民。
世间:世间万物。
称谓:称呼或名号。
无真实:没有固定不变的。
闻说:听说。
双祠:两个祠堂。
自:自身。
有:存在。
神:神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题彭郎小姑祠》。诗中,诗人以山和矶的名字来源于地方志开篇,暗示了祠堂所祭祀的两位人物——彭郎和小姑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渊源。接着,诗人指出世间对人物的称呼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不一定是其真实身份,而彭郎小姑祠的存在以及人们对他们的信仰,则体现了祠堂所承载的超越世俗意义的精神力量。

诗人通过这种写法,表达了对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揭示了名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整首诗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词中对民间风俗和神话传说的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题僧法芝钟山诗后

明珠出袖四百琲,座有烟霞草木香。

断取钟山擎石掌,那知不下净名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方正学溪喻遗文原稿为马武仲

大忠先信友,吾复见先生。

不为文皇地,宁知靖难兵。

区区遗墨在,落落喻溪情。

自有人间事,宜留此正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许体之

楼下无心卧许公,求田已约暮年同。

诗来正值花如雪,心事春风浩荡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与昙秀师别垂二十年而后相会于金山作

诗笔多生习气牵,老来经呗亦随缘。

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

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