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九十)

负恩必须酬,施恩慎勿色。

索得一石面,还他十㪷麦。

得他半疋练,还他二丈帛。

瓠芦作朾车,棒莫作出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其九十)》。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题材著称,此诗同样体现了他的风格。

诗中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场景和对话,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公平交易的倡导。首句“负恩必须酬,施恩慎勿色”强调了报答恩情的重要性,并提醒在施恩时应保持谦逊,不显骄傲。接下来,“索得一石面,还他十㪷麦”、“得他半疋练,还他二丈帛”等句子,通过具体的物品交换,形象地说明了公平交易的原则,即给予与接受之间的平衡。

“瓠芦作朾车,棒莫作出客”则以生活中的小物件——瓠芦制作的小车,以及避免使用棍棒对待客人,进一步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应有的尊重与友善。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了朴素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体现了王梵志作品中对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九十一)

敬他保自贵,辱他□□□。

你若敬算他,他还敬算你。

勾他一盏酒,他勾十巡至。

子细审思量,此言有道理。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九十二)

不知愁大小,不知愁好丑。

为当面似鸡,为当面似狗。

道愁不爱食,闻愁偏怕酒。

剩打三五盏,愁应来尸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诗并序(其九十三)

本巡连索索,樽主告平平。

当不怪来晚,覆盏可怜精。

门前夜狐哭,屋上鸱枭鸣。

一种声响音,何如刮钵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诗并序(其九十四)

我家在何处,结对守先阿。

院侧狐狸窟,门前乌鹊窠。

闻莺便下种,听雁即收禾。

闷遣奴吹笛,閒令婢唱歌。

如即教诵赋,女即学调梭。

寄语天公道,宁能那我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