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望帝有余哀,九重阊阖竟扬灵,想公气薄云霄,身附龙髯成万古;
怜才无嗣响,八百孤寒齐下泪,况我恩承雨露,心同鱼泣合三年。
此挽联以深沉哀婉之情,悼念张之洞先生。上联“望帝有余哀,九重阊阖竟扬灵”借用了望帝魂归蜀山的典故,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同时“九重阊阖”象征朝廷,“扬灵”则寓意英灵永存,表达了对逝者功绩与精神的肯定与赞扬。
下联“想公气薄云霄,身附龙髯成万古”中,“气薄云霄”形容张之洞先生的才华与影响力超越常人,犹如直冲云霄,而“身附龙髯”则是比喻其灵魂得以寄托于神圣之处,成为永恒的存在。接着“怜才无嗣响,八百孤寒齐下泪”表达了对张之洞先生在世时对人才的爱护与培养的感激之情,以及其逝世后,众多孤寒学子共同哀悼的情景,凸显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人文关怀。
最后“况我恩承雨露,心同鱼泣合三年”则表达了悼念者自己受到张之洞先生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内心的悲痛如同鱼儿哭泣一般,持续了三年之久,形象地描绘了悼念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丰富的典故与生动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对张之洞先生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其在世时所作出贡献的深刻感念。
不详
皇国需才,看凤翥鸾翔,天下士各凭造就;
仙瀛有路,伫风骞浪吸,眼中人休便徘徊。
溯禅宗西竺来初,衣钵前踪,遂开兰若;
论佛法曹溪最后,梁陈历劫,不坏菩提。
天谴慰耆臣,病榻衔恩,永矢来生酬雨露;
心交聊世谱,齐年共署,无缘学步比芝兰。
八法续吴兴,莲花庄即桃花坞;
一笺传茂苑,葭露诗成薤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