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茱萸堰

茱萸堰在吴牛死,茱萸堰废吴牛闲。

吴牛闲,东南百货来如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过茱萸堰》,通过对茱萸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与物换星移。首句"茱萸堰在吴牛死"暗示了茱萸堰曾见证过一段过往的历史,那头曾经辛勤劳作的吴牛已经不在,象征着时代的更迭。次句"茱萸堰废吴牛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迁,堰已废弃,吴牛也不再忙碌,显得宁静而悠闲。

"吴牛闲,东南百货来如山"则是对现今景象的描绘,虽然吴牛不再,但商业贸易却繁荣起来,货物如山,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市场景象。诗人通过茱萸堰的兴衰,寓言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流转,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富有深意,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过涂荆二山遇暗石

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

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过颍桥怀永叔

昔送之官东郡时,夜阑对酒风揭屋。

君今淮海予再过,古驿依依老槐绿。

形式: 七言绝句

问答(其二)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问答(其四)

金错刀,连环交刃吹风毛。

美人赠我万钱贵,何必剪犀誇孟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