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园茅塞闭墙隈,多谢西邻借我开。
力课顽僮移断甓,小通幽径养苍苔。
种云无处容桤木,遮日聊须买竹栽。
十亩故乡松与菊,不须便望主人回。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郑刚中在荒芜的园子中接受邻居好意,借得隙地栽种竹子的场景。首句“荒园茅塞闭墙隈”写出了园子的破败和隐蔽,而“多谢西邻借我开”则表达了对邻居慷慨相助的感激之情。接下来,“力课顽童移断甓,小通幽径养苍苔”描述了诗人亲自指导孩童清理杂物,开辟出一条小径,让青苔得以生长,体现了他的勤劳和对自然的热爱。
“种云无处容桤木,遮日聊须买竹栽”这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竹子的精心选择,因为竹子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供阴凉,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考虑。最后,“十亩故乡松与菊,不须便望主人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情怀的寄托,即使身处异乡,仍不忘种植象征高洁品格的松菊,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邻里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
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
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竹声来。
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积暖浮阳过,轻寒宿沴消。
廉纤飞雨线,清润入花条。
节物病身老,家山归梦摇。
华严存至教,不复见无聊。
包饭腰镰洞户忙,芭蕉叶底稻田黄。
微风有意回阑暑,小雨频来作夜凉。
烟际轻舟分霁色,望中飞鹭点山光。
初秋便自宜孤客,邻舍数家都酒香。
春物阑珊逐晓风,芰荷攲角草茸茸。
野梅结子疏枝重,老竹生孙翠影浓。
煮酒情怀还是客,异乡歌笑且相从。
醺然就枕皆佳处,醉梦何妨度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