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佳人的情感世界和她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开篇"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描述了女子在精心打扮后从内室走出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期待与外界交流的情绪。
接下来的"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则展现了她面对镜中影像的自怜,和在春日里随手折取花朵却不知赠予何人的矛盾心理。这里流露出的是一种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更深化了这种情绪,春天的情意更加浓烈,引发了对远方或不在场的人的强烈思念。这里的"春情"和"春意"并不是简单的季节感受,而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
最后"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愁绪如同杨柳一样纠缠不清,而那一份烦恼又像乱麻一般难以理顺。这既是对前述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春日里无法释怀的情思的一种抒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在美好春光中独自徘徊、内心复杂多变的女子形象。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瀰江树没,合沓海潮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南纪西江阔,皇华御史雄。
截流宁假楫,挂席自生风。
僚采争攀鹢,鱼龙亦避骢。
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